德行6、7、8
文:
6.陳寔(字太丘)去見荀淑(朗陵)。因為窮沒有奴仆隨從,就讓兒子元方駕車,季方手持手杖在車后跟隨。當(dāng)時長文(元方的兒子)還小,就坐在車上。到了荀家,荀淑讓叔慈開門迎接,慈明倒酒,剩下的的六個兒子負(fù)責(zé)上菜。當(dāng)時文若(荀彧,軍師聯(lián)盟里的大佬)還小,就坐在膝前。(這時天上德星相聚)太史向上奏報“有英才賢德在東邊同游相聚”。
7.有人問陳諶(季方):你父親因為什么樣德行,來承受天下這么大的名聲?諶說,我的父親就像生在泰山之上的桂樹,上面有萬丈高,下面深不可測;上面有天下降下的甘露,下面有深淵中的泉水滋潤。就是在這樣的時候,桂樹怎么會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淵中的泉水有多深?當(dāng)然也不知道有沒有什么功德!
8.元方的兒子長文(陳群)才華出眾,(一天)和季方的兒子孝先(陳忠)談?wù)摳髯愿赣H的功德高低,兩人爭執(zhí)不下,便去問(爺爺)陳寔。太丘回答說,元方這個哥哥當(dāng)?shù)貌蝗菀祝痉竭@個弟弟也當(dāng)?shù)貌蝗菀住?/p>
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這句話竟然是成語“難兄難弟”的出處,本義是兄弟倆皆賢德,難分高下。而現(xiàn)在卻成了遭受同樣災(zāi)難的人,并且常被反用,微帶貶義。陳寔說出這句話時,怎么會想到千年之后,會有如此演繹?其實人生具體而微的人和事事大都如此。漫說千年,即便是一天,也有一日三變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