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在戶外公司工作的時候,遇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當時我們在十米多的懸崖峭壁旁邊,當天的腳本內容是讓兩位嘉賓速降下去,讓他們體驗一下不同的戶外樂趣,當然也為節目內容增色。
一男一女兩位嘉賓的反應不盡相同,男嘉賓一副磨刀霍霍的表情,嗷嗷叫地玩了幾趟,我們在周圍看著,禁不住露出慈祥的表情,好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步步長大一樣。
但是到女嘉賓這里就不一樣了,說什么也不肯下去。
憑著大家的經驗,這樣的事情也司空見慣了,開始害怕恐懼,后來在眾人的鼓勵下,一步步戰勝自己,最終獲得成功,似乎生活中的腳本就應該這樣來。
但是她始終堅定自己的想法,毫不動搖。
作為工作人員,為了節目效果的考慮,我自告奮勇地上前去跟她交談起來。
“怎么了,為什么不嘗試一下呢?”我問
“我有恐高癥,我不會下去的。”她裹緊大紅色的沖鋒衣,嘴唇已經爆裂,皮膚干燥,幾天的徒步已經讓她看起來精疲力盡,此刻呼呼的寒風一直往懸崖邊灌過來,感覺能把她吹倒。
“來都來了,怎么也得試一下啊,你看他玩得多開心。”我指了指在一旁興奮到快要暈厥的男嘉賓。
“我不想試,我是不會下去的。”她又回答道,好像跟她上一句回答沒有什么區別。
她是一個很隨和的人,獨立攝影師,已經生了兩個大胖小子,看起來嬌滴滴實則內心堅韌,徒步幾天雖然把她折磨得夠慘,但她都默默堅持下來了。
我以為今天的速降對于她來說還是如往常一樣,咬咬牙就過去了,但她始終堅定地拒絕著我。
可能為了節目著想,她語氣開始緩和下來。
“阿樹,我是真的不愿意下去,我有恐高癥,如果在半中央出了什么問題,你們還要花費時間來救我,這荒郊野嶺的,不僅沒有安全保障,而且會耽誤大家的時間。”
“其他工作人員都確保了安全,速降是沒有問題的,你只要一咬牙、一閉眼就下下去了。”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把速降說得跟下地獄一樣。
“不,”她又是堅定地拒絕“我不想嘗試,因為這根本就不是我想要嘗試的東西,我也不覺得我嘗試了就成功或者怎么樣,我對這個毫無興趣,為什么我要去嘗試?”
我好像是第一次聽到有人這么說,她這么理直氣壯地面對自己的恐懼,并且拒絕對于恐懼的挑戰。
我的勸解到此結束了,她還是在堅定地站在懸崖邊上不為所動,大風又開始刮起來,她大紅色沖鋒衣的下擺在風中劇烈地抖動著,像是一種無聲的拒絕。
她拉好拉鏈,把帽子扣在腦袋上,幾縷凌亂的頭發從帽子里溜出來,在她眼前胡亂地飄著,她整理了一下,露出眼睛來,這眼睛好像會說話,她直直地盯著遠方,好像有什么遙遠的東西,跟她起了共鳴。
當時老板也過來了,有著多年戶外經驗的他看起來運籌帷幄,畢竟我曾經也是在他的訓練下速降過十多米的懸崖,只不過是多了一個小白而已,方法都不用變,依然能搞定。
結果我的老板也是悻悻而歸,因為個人生活經驗的不同,他實在不能理解為什么就是有人不愿意去挑戰自己,不愿意去戰勝自己的恐懼,乃至勸說到最后都有點惱羞成怒了。
女嘉賓還是堅定自己的想法,不愿意挑戰速降。
場面一度變僵起來,為了緩和一下氣氛,我跟她建議,要不我先下去,你看看我怎么樣(當時整個團隊就我和她兩個女生),到時候你再下來。
她又拒絕了我,叫我不用為她去做這些事情,她清楚自己的狀況。
我順利降到底下了,大家都在我加油打氣,但我感覺到空氣中有異樣的味道,似乎這加油打氣的聲音不僅僅只是給我的一種鼓勵,好像也是對不為所動的女嘉賓的一種暗示。
我又爬上了懸崖,還是看到一臉堅定表情的她,見我第一句話,她說我很勇敢。
那時,我就覺得我不應該繼續勸她了,因為我覺得勇敢的不是我,而是她。
在當天晚上的個人采訪情節,我又問了她這個問題,為什么當時那么堅定地拒絕去嘗試。
“我知道那不是我要的,也不是我感興趣的東西,我知道我不下去會讓你們失望,但我首先得讓自己安心,我不想因為別人的看法或者期待就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我又問到了兩個孩子,如果他們在節目里看到自己的媽媽最終沒有挑戰自己,會不會覺得她不夠勇敢。
“不會,如果他們看到這期節目,我剛好也在他們身邊,我會如實告訴我的孩子們為什么我當時沒有去速降,并且我也會告訴他們,當他們也在做選擇的時候,我希望他們都是完全出自于自己的內心,不是因為外界的議論或者評價,因為他們完全清楚他們自己在做什么。”
我記不起她當時的表情了,只知道她的大紅色沖鋒衣還是那么扎眼,就跟她一樣。
徒步的那五天我已經記不起太多事情了,但是她在懸崖邊上跟我的對話,我卻始終記憶猶新,她是那么地斬釘截鐵,那么地堅定自若,就像誰都不能影響她。
那時我才剛剛從學校畢業,堅定的信念是遇到困難不要退縮,要迎難而上,要學會挑戰自己,只有這樣才能進步成功。
而老天偏偏安排了這樣一場戲給我,不知道他是如何用意,但我清楚,他并不是叫我面對困難就退縮,而是叫我認清楚哪些困難是我必須面對的,而哪些是別人希望我去面對的,再用理智去區分這兩種不同的困難。
盡管我到現在仍然對此懵懵懂懂,有時候為了得到別人的肯定去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歡的事情,有時候面對自己必須要經歷的磨難時被嚇到躲在了角落里,因為這顯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但就像打開了一個口子一樣,原來封閉沉悶的自我開始有了舒緩的空間。
我并不是超人,不需要去接受所有的挑戰,不需要為自己的不嘗試而后悔或者自責,不需要因為別人去嘗試我就被迫得跟著一起,我不是他們口中的不勇敢,而是堅定地做了一回自己。
所以下次再面對新的挑戰的時候,我希望自己既能有豁出去玩一把的灑脫,也能有斬釘截鐵拒絕的勇氣,因為這世界沒有那么多非做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