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雨綿密的夜晚,沖刷了白天的浮躁和快節奏,所有的事物都不自覺的慢了下來,池塘里的蛙聲輕輕的附和著雨聲,雨敲擊著窗外,滴滴答答的演奏著一首孤獨的樂曲。每當這個事后,總喜歡搬著一張桌子,對窗而坐,泡一壺茶,點一盞檀香,什么也不做,只是靜靜的品茶。
? 茶是一種人生。按中國漢字的書寫方式,茶是人,處在草木之間。茶,是人類面對自然的態度,也是面對內心的態度。茶字中的人是孤獨的,人獨立于天地,根植于內心,品茶,品的不僅僅是茶葉,同時也是人生。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清茶,冬飲紅茶。猶如人經過了少年,青年,中年,晚年一般,每個時期有不同的感悟和經歷,泡出的茶水各個時期也并不相同。便是走過長長的紅塵古道,洗盡一身鉛華,心無掛礙的品茶,靜靜的完成一個輪回。
? 水喚醒茶,茶養成水,水包容茶,茶激蕩水;茶因水而重生,水因茶而豐潤。一杯沁人香脾的茶,需要茶葉和水量的完美配合,茶葉多了,味苦;水量多了,味淡。男人為茶,女人為水,兩者需配合的恰到好處,才能產出最好的茶水,恰到好處的愛情,才能留存的最久遠。品一杯茶,靜靜品味茶中的五味雜陳,思考愛情的真諦。
? 溫水沏茶,茶葉似枯木靜浮于水面,鮮有茶香;沸水泡茶,茶葉便似如水活魚,上下翻騰,幾經沉浮,最后抵達壺底,歸于平靜,此時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蕓蕓眾生若茶葉,需經歷艱難磨礪風雨洗禮,歲月沉浮,才能散發生命的芳香。
? “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這是茶圣陸羽在茶里悟出的人生。黃金白銀,功名利祿,不如一瓢西江水。他是灑脫的,知道大自然才是他最終的歸宿,陸羽一生淡泊名利,追求自由,過著一種理想化的灑脫不羈的浪漫人生,恰與茶、水的性格和諧一致。身處亂世,仍能堅定心中所想,歸隱于世,超脫物外。我們或許做不到陸羽的灑脫自然,但至少,在品茶的過程中,我們的內心,是自由的。
?
品茶其實就是品茶道,進一步說,就是品茶美感之道。喝茶靜心,陶冶情操,去除雜念。宋徽宗趙佶曾這樣評價茶道:“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袪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閑潔,韻高致靜。”茶是沒有感情的,所謂茶道就是在于品茶之人內心的一種向往。王心鑒在《詠茶詩》中說:“千挑萬選白云間,銅鍋烙炒柴火煎。泥壺醇香增詩趣,瓷甌碧翠泯憂歡。老聃悟道養雅志,元亮清淡祛俗喧。不經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鮮。”他將品茶作為一種高雅的志趣,身處亂世身不由己,但仍不被塵俗所打擾,固本清源。所謂茶里的人生,莫過于污泥之中開出的白蓮,雖事與愿違,卻仍可以堅守心中所想,保持自己的本性。
? 茶的滋味是不同的,品茶人的心情是復雜的,但是茶水里的人生卻大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