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問我:芳,你最近在看什么書?恩,這是一件好事情。
上次我po出2016年新年斷舍離開始閱讀后,媽呀,開掛了,我只讀了10多本,就有人請教我最近讀了什么書?大家也等我讀夠50本,看過幾百萬字感覺我牛逼一些了再問好嗎?不過欣喜總有人開始問我讀什么書而不再是問我:你最近買了什么衣服?最近吃的好吃的是啥?咱是不是該出去娛樂下了?哈哈哈。我慶幸自己在朋友眼里已從一個吃貨買買買,變成了大約知道翻幾頁書的嬸子。(雖然在大多數眼里還是個吃貨烏啦啦)
我原先聽過這么一段話:你是什么樣的人,你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你想聽到什么樣的答案,你就會去找什么樣的人訴說。呵呵,真沒錯。
原來我只要想買衣服就會去找唐培,唐培會把最近各大商場各品牌的折扣毫無保留的分享給我。我想八卦就去找jj,和她討論:全國女性大半江山,已經被明樓,梅長蘇,凱凱王收了差不多了等等。我想吃火鍋就會悄悄私信周老師,周老師必定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準備,會投你所好的買來我愛吃的梅林午餐肉。我想旅游,嗨,不用我約好嘛?我親愛的趙小姐,馬上會以神一樣的速度在她廣博的朋友圈里,截屏n個特價團私我,再巴拉巴拉來幾句:啥時候走?走吧!
看見沒,一個資深腐女的關注度永遠就醬啦。
現在呢?
現在呢。斷舍離后對物品的執念大大減少(恩,其實我還有想要的東西,但,目前還不能隨意購買,得有階段成果再買,作為獎勵)也有時間翻翻書,碼碼字,看看有趣的人生活是什么樣的。關注點完全被書里的內容被有趣的人帶到了另一個世界。對于自己又亂又沒邏輯的漿糊腦袋,發現了“思維導圖這個東東”。喜好生活之美好天天瞅瞅小白兔的圈子就好了,每天po自制美食,擺桌插花美的不行。想看好的文章,翻翻素心的朋友圈,經典的鏈接什么都有。想有分量的吵架也有人,哈哈,陽大神!博古論今旁征博引的非要吵敗你,哎,估摸她是歪理邪說我也吵不過她,天天拿出啥子二戰后的數據,哈佛的觀點把我比成白癡,且不論數據真實可否,看她吵架也能漲2兩學問,哇啦哇啦。
看見沒,我想聽見什么,看見什么,我就會去不自覺去看這類人的生活,我的關注點產生了小小的變化,而我也會有意無意被這類人吸引。
圈里和身邊朋友對我貌似也有改觀,所以才會問:你最近看什么書?當然你要問我怎樣調理內分泌,我也樂意回答,并賣東西給你哈。
有為數不多的朋友們私我一些問題(已經不是吃喝玩樂了,是關于生活,愛情,事業?我估摸大家都想從我讀的書里面找到1,2個法寶)我給不了什么特別專業的解答,但會根據自身過往經驗(年紀大不是白吃出來的)加之看過書中的道理解惑一二,也會推薦一些針對她問題能解惑的書給她們看。甚至還有一些朋友被我“貌似的正能量”迷惑,來問我:如何一邊帶娃一邊看書?我的回答是:帶你的娃,看你的書。就好比你想健身,你得先健起來,你想碼字又快又好,你得先碼起來,你想車技好,你就開起來,道理是一樣的。
2016的打卡“50本書,30部電影,每周3次運動,2次面膜”原內容還在繼續。現在又加上了“2016年碼夠5萬字”,這些都是被有趣的人影響的,幸好都是好的方面。
芳,你最近在看什么書?希望這句話對我僅僅是一個開始,最開心的是,自己打卡看書電影等還影響到身邊為數不多的朋友們(昨天晚上,找我說沒時間的那位寶媽,別忘了,今晚交你的日程匯報作業)也希望以后能被問到:芳,你最近又在搞什么東東?說來聽聽。
那些原來關注的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畢竟是馬斯洛理論的底層,生存根本,咱一直沒丟,只不過關注的比例減少了。現階段是突破自己原有舒適圈,來一點點改變,把自己尊崇的:體驗最大化做起來,而不是一句口號!陌生的地方探一點點究竟,滿足下小小好奇心。
嘿嘿:革命尚未成功,芳芳仍需折騰!
其實還是欣喜自己的改變對嘛?
看,我已經碼夠今年的1萬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