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少年時代拉纖生活,說得上是刻骨銘心。
? 在那個寒冷的冬天,作者真正嘗到拉纖的苦味。他隨伯父的隊伍拉一艘裝糧船,從洞庭湖啟航,轉沅江,溯益陽、桃江等好幾個縣城,才能到目的地安化。沿途八八六十四灘,大雪紛飛,路途遙遠而艱險。
? 悲壯的《過灘謠》號子聲伴隨著資江的險水聲在天地間回蕩。江心中一具尸體被寒流沖了下來,他的肩膀上還緊緊系著纖繩。
? 又不禁想起前段時間的一節音樂課,老師讓我們聽纖夫號子。白板上圖片、視頻里的纖夫幾近赤身露體,無知的我們發出一陣陣笑聲,惹得老師“大發雷霆”。那時的我們不知纖夫拉船的艱辛,自小豐衣足食的我們體會不到纖夫背后的辛酸。纖夫們為了掙錢養活家庭,冒著生命危險才能克服重重困難,我們應該敬重他們,而不是發出笑聲去嘲諷。
? 生命就是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