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的第一個窯廠是1986年建的,我的爺爺應該是窯廠的第一批工人,因為我的記憶除了最后幾年他干不動了,其余的時間他一直都在村辦的窯廠里干活。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正好是我剛可以有記憶的時光,也是我上小學到初中的那段時光,我四弟剛出生,我,大哥,三弟都在上學。當時家里特別窮,我們年齡小的是不會有新衣服穿的,一個拾一個的,很多還有別人家拾送的。飯已經可以吃飽,但肉就是珍貴食品了。那些年除了盼過年,就是盼我們村的窯廠點火,也就是開始燒磚。
因為為了圖吉利,窯廠點火總會請工人吃一頓好飯,記憶中那些年還都是免費的。
那好飯就是一大碗冬瓜燉肉。
窯廠離我們家有一里路左右,每一次窯廠點火該吃飯時,爺爺總會盛了一大碗冬瓜燉肉,一路小跑到家,還沒進門就會喊:“錄,二小,拿碗…”,(我大哥名字叫錄)我和大哥聽到這個聲音,心里歡喜,緊急,趕緊地找碗刷碗。后來我想到那種狀態應該叫幸福。爺爺急匆匆把冬瓜燉肉倒到我們自家的碗里以后就又急匆匆走了。那一碗就成了我們兄弟四個難得的美食。后來我才會明白爺爺再回去還可以吃到饅頭泡湯。以至于再后來爺爺喝糊涂(玉米糊)都會把饅頭泡里面,不知道是不是那時落下的習慣。
所以那幾年會有個盼想,就是盼著連陰的雨天,磚坯曬不干,沒磚坯可燒,窯廠就會熄火,再點火時,就又有一碗冬瓜燉肉可吃了。
前幾天在大巴車上看賈玲為紀念她母親自編自演了一臺舞臺劇。想到爺爺去世后就想寫下來些記憶,讓自己記得更長久些,害怕再過些年會忘了。但上一年里,一想到爺爺就會流淚,所以沒法回憶。今年好多了,就開始寫下來些,伴長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