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很多老師都推薦使用quizizz來進行中文學習。今日就在班級小試了一把。
老規矩,登錄網址(http://quizizz.com),點擊按鈕login in之后再選擇sign up注冊。在注冊時,需要輸入用戶名、郵件地址、密碼以及所屬機構(此乃必選項,我選擇輸入學校的簡稱)。
注冊結束后,你就會進入主頁面,相比較kahoot的優勢是,對于國內教師而言,網站打開速度更快。同時,在主頁面,左邊是搜索框,可以搜索到需要的內容。右邊點擊“creat your quizizz”,就可以編輯自己的測驗。
在搜索框下面,老師們將會看到各類推薦測驗,如果鼠標滑過相應的測驗主題,我們可以在右側預覽了解測驗的相關內容。
如何編輯自己的測驗:
1、點擊creat your quizizz,填寫完整的測驗信息:標題、語言、封面圖片(可選),也可以選擇是否公開。填寫完畢后,點擊按鈕“done”即可。
2、接下來的操作很簡單,在主頁面的question框中鍵入問題,教師可以選擇字體顏色(紅、綠、藍),加大或縮小個別字體,也可以選擇插入各類字符,但沒有找到拼音符號,需要教師自行添加。在問題編輯框內,可以試著添加兩三百字的短文,不會出現像kahoot一樣內容太多,無法顯示的狀況。
3、問題編輯完后,請點擊完成問題的時間(5秒~15分鐘之內)。
4、在下面的option框中依次填入選項。需要注意的是,前兩個選項為必選。也就是說,你的選項至少需要有兩個。同時,在右側頁面中,教師可以預覽題目。選項的字數大概限制在50字左右。
5、點擊右上角按鈕【finish】之后,選擇程度(grade)、科目(subject)之后再點擊【finish&creat quiz】即完成。
如何使用?
實時參與:live
教師可以利用上課時間全班學生實時參與。學生只需鍵入網址(join.quizizz.com)與密碼,即可參與本次測驗。(用法與kahoot相似)
作業:
教師將測驗內容作為作業布置給學生,設置好完成作業的時間之后,學生鍵入網址(join.quizizz.com)與密碼,即可參與。
不管以哪種形式,教師都可以通過點擊【report】按鈕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
分享:
此網址可以通過網頁、郵件等分享給其他人,也可以外鏈到twitter、facebook、pintest等網站。教師也可以作為silde與學生分享,或打印出來作為工作紙使用。
注意事項:
1、每一道問題的右邊都有兩個符號,藍色的為復制粘貼,點擊之后,會將前一題的問題自動復制粘貼到下一題中,紅色的垃圾箱圖案為刪除。如下圖所示。
2、如果出現上圖所示的情況:問題右側出現紅色邊線,那就是題目不完整——選項不夠、沒有勾選正確答案。
與Kahoot比較
就頁面設置來說,kahoot更勝一籌。
在操作使用方面,我覺得quizizz操作起來更方便實用,它增加了實時預覽,教師可以預覽屏幕效果,對問題即時修改。內容與答案選項的字符限制更少,甚至可以出閱讀理解。我特別喜歡復制粘貼功能,這樣我不需要重復鍵入題目要求,節省了許多時間。而且對于我想強調的字詞,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予以標示,更醒目。
Quizizz的用途更多,除了作為課堂活動開展以外,還有在線作業、打印成工作紙等功能,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只是減弱了全員參與的競爭感覺。
不管是quizlet、kahoot還是quizizz,在測驗環節,都只可以做選擇題,缺乏開放性問題。其中quizlet的問題由系統自動設置。對于開放性問題,還是需要教師人工參與,手動批改。教師也可以利用kahoot的問卷調查、討論功能,請學生輸入自己的想法。不過,更多時候,我還是更愿意傾聽學生的發言,請學生用筆成段呈現自己的想法,我們非母語也需要有心靈的“碰撞火花”,大家說,對咩?
更新
今日學生玩好以后,又發現些巧思。每一道題目結束以后,都會根據結果出現gif動畫效果的圖片,有趣,緩解做題壓力。
當學生做題目時,教師電腦屏幕顯示的是準確率以及類似進度條一樣的學生答題情況,綠色為對,紅色為錯誤。 學生屏幕上方顯示的是分數與時間,下方的問題和答案。與kahoot不同的是,它是問題和答案一起出現,所以要增加答題時間。
[本文借鑒了Cynthia Li Mengyue老師的分享內容,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