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窮爸爸,富爸爸》這一系列書籍不會感到陌生,即使沒有看過它的內容也應該聽過它的大名。
作者羅伯特清崎在人生中年時期已經達到了他自己定義的人生最高境界——“實現財務自由”。
在這一系列的書中,作者強調最多的就是現金,一切都是以現金為出發點,把控現金在生活中每個環節的流量狀況,這一現金流動的過程就叫現金流。
如果把企業比作成“人”,那現金就是“血液”,現金流就是人體里的“供血循環系統”。如果“血液”不正常流通了,那“人”就會出現問題,嚴重的會造成“人”死亡。
在中國經濟浪潮中,有很多優良企業由于不重視現金流的狀況而破產倒閉的情況,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最典型的莫過于史玉柱最開始創辦的“巨人集團”。由于集團公司業績表現太好,人史玉柱的自信心開始過度膨脹,他集結所有的資金蓋“巨人大廈”,由于盲目的自信,“巨人大廈”拖累了企業,造成資金鏈斷裂,最后破產。
在這里我就不講大企業了,隨著社會發展,金融專業人才的劇增,大企業都有了專業的財務管理團隊,企業的一切運營都是一套標準化的流程了。
我在這只講總資產在10萬—2000萬之間的小企業。這種企業的實際掌管人要么是夫妻,要么就是幾個人合伙創辦,大部分都沒有專業的財務管理部門。對于“現金管理”都沒有系統觀念。
如果你是這類企業的股東,或者是打算要創業的有志青年,恰巧有幸看到此篇文章,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當然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做好企業的現金管理:
1.關于借款
短期借款(指一年期內的借款)在總資產中所占的比例不要太多,越少越好(建議最好不要超過25%的比例),況且企業在一年期的利潤與短期借款的比例要大于2:1。長期債務可以適當的多占點比例,具體比例需要由企業的大致收益率與詳細的財務規劃來制定(由于具有復雜性,在此不多講),在這里建議不超過50%。特殊企業可以忽略此建議(如空調經銷商)。
2.剩余資金分配
當企業每年都有大量的盈利時,除去借款利息后,剩下的資金可以分成以下部分:
①、一部分做盈余公積
②、一部分分給股東
③、一部分購買短期理財
④、極少部分當活期存款放銀行(這部分是為了應對企業來年的預付賬款、應付賬款、計提折舊)。
3.贖回長期債務或再投資利用
當企業的盈余公積積累很多的時候,可以考慮把這部分資金運用于贖回長期債務(指償還長期借款)或者是用于再投資利用。
總之,記住兩條:
1、再優秀的企業也不要被毀在債務問題中。
2、存放銀行的現金不要太多。
提示: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企業方面的,在下篇則重點介紹家庭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