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屋前辟了一小塊地,圍上欄桿,用于種蔥蒜。今夏,蔥苗綠油油的,長勢喜人。
清晨,我上街買了蔬菜、鮮肉,還有幾尾活蝦,回到家,從小菜園扯了幾根蔥,剝去蔥衣,清水中一過,頓時清清白白。
清洗了娃娃菜、茭白、絲瓜、胡蘿卜、蓮藕、土豆和生姜蒜瓣。當然,該去皮的去皮。中午就三個人吃飯,蔬菜用的量少。好不容易做一次菜,我喜歡種類多,否則不過癮。
從貯藏柜找出手工制作的紅薯粉絲,拿出冰箱里的凍老豆腐,酸菜是大伯母家大缸里現撈的,酸勁十足。粉絲用溫水泡發,老豆腐常溫下自行解凍,酸菜洗凈備用,對了,還得準備一根火腿腸。
活蝦抽筋去殼,用姜末黃酒腌制。
半根胡蘿卜切片焯水,藕塊分三份,一小份炒蝦仁,一小份下粉絲,另外一大份剁成蓉和肉丸。
把一大半藕塊先切成片,再剁成蓉,精肥肉剁成肉末。剁好后,藕蓉和肉末放入大碗,放鹽,糖、醋、酒、味精、海鮮醬,還要放一大勺紅薯淀粉,調料和食材充分攪拌。
絲瓜切成段,隔水蒸。娃娃菜也切段。
熱鍋中倒油,肉泥搓成團。一一下油鍋煎炸,炸好后撈出備用。
準備好另一口鍋,把炸過的油倒入。開火,依次炸火腿腸、土豆片、藕片,一一撈出備用。再往熱油中挖入兩勺重慶火鍋底料,爆出辣味后放姜片。酸菜切好后,放底料油中炸,讓酸味在廚房飄香。再放碎蒜瓣,爆出香味后,放入泡發的紅薯粉絲大火翻炒。炒后放水,再放入老豆腐。大火燉豆腐,讓辣味、酸味充分吸入豆腐之中。
原來的鍋中剩些許油,倒入腌制好的蝦仁翻炒,放姜絲、茭白片、藕片、胡蘿卜片,最后放蔥段,很快就起鍋,一碟色彩紛呈的什錦蔬菜蝦仁就好了。
鍋洗凈后,倒入適量水,放入娃娃菜梗和煎炸好的肉丸。燒一會兒后,在鍋中放入蒸好的絲瓜蹲、娃娃菜葉,放適量調料后起鍋。
現在讓工作的重點回到原來酸粉絲鍋中,放入娃娃菜梗、土豆片、藕片、火腿腸段,放適量調料,記得還要放一勺豆瓣醬,味道會更佳。最后在湯中撒入蔥段后起鍋。
我的效率有點低,忙活了一上午,才做了三個菜,分別是什錦蝦仁、蒜蓉獅子頭燴絲瓜蹲、老豆腐酸菜粉絲羹。我女兒洗了葡萄,我母親切好了西瓜,我們的午飯開始了,滿滿的幸福環繞。
吃不完的肉丸可以放冰箱,下次下面、蒸菜、下湯都可以,又好吃,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