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我們的三維世界里,就像風一樣能被人感知但卻要用晃動的樹枝來觀察,于是鐘表便成了我們觀察”時間“的工具。回顧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大部分人都會說一個字概括:忙,而仔細回想一下日常工作中的很大部分內容卻都是被動的,說白了就是疲于應付。也許你會有這樣的感覺,一周下來無休止的工作,好不容易挨到休息,就是吃飯睡覺打豆豆,微信微博點個贊,一晃一天過去了,然后明后幾天你面對的還是繁瑣的工作,每周循環往復,日復一日周復一周的摧殘著你的身心。
在如此背景下,時間管理體系應運而生,百度上的定義是:通過事先規劃和運用一定的技巧、方法與工具實現對時間的靈活以及有效運用,從而實現個人或組織的既定目標
因為最近迫切的需要一個學習及生活計劃,于是了解到了時間管理這個理論。而通過一些資料文章,我覺的時間管理本質可能就是——自律,極端的自律
試問誰不喜歡隨心所欲的生活?而時間管理恰恰反其道而行之,而時間管理中的“四象限法則”便是其中的體現之一,它提出:把我們的日常歸為4各部分:緊急而重要、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重也不急。第一部分的工作是無論如何優先完成;第二部分的工作在于沒有那么緊急但對你第一部分工作的維護卻至關重要,例如充電學習未雨綢繆;而第三部分則具有很大的欺騙性譬如:打麻將三缺一你來不來,看似很急而實際上卻占用很多時間來完成對你工作沒有任何幫助的事情除非你急切的希望預防老年癡呆;最后的第四部分呢,就是你拿來消磨時間的事情。
而有些可怕的是,一些高效的管理者甚至已經剔除了三、四部分的內容...所以時間管理這個東西,遠沒有聽那么簡單,實踐起來更不好說,而正是如此,通過時間管理,也許是我們通往自己理想狀態的關鍵點。
本期知識點推薦:
1、時間管理 ? ?鄭嘉鈺
2、四象限法則 ? ?鄭嘉鈺
3、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我們都沒有忘記中國人自己的音節,但卻不增記得發明這些的人) ? ?鄭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