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對于已婚的人來說,去誰家過年似乎永遠是一個難題。2017年才過去一大半,現(xiàn)在問似乎早了點,但我馬上又要面對這個問題,為什么,且聽我細細道來。
我和媳婦結婚四年了,四年都是在我家過年,必須承認是我自私了,因為我是北方人,按照老家的習俗,兩口子結婚后過年肯定要在男方家,我爸媽當然也這樣想,為了說服媳婦,我費了不少口舌。
今年很早就和媳婦商量好了,以后輪流來,每家過一年,今年在媳婦家過。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在不讓父母太傷心的情況下說服他們,這我真的沒有多少信心。
我家是傳統(tǒng)思想比較濃的家庭,父親很強勢,甚至有些大男子主義,母親依附于父親,比較沒有主見,我呢,從小就特別怕父親,他的一個眼神或者一聲咳嗽都會讓我心驚膽戰(zhàn),一點都不夸張。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我慢慢養(yǎng)成了不由自主討好他們的性格,寧愿委屈壓抑自己也不愿發(fā)生正面沖突,現(xiàn)在面對父親還是有陰影。
我也曾想過和父親好好聊聊,看是否能改善這個局面,但是我既沒有信心也不愿面對這個沖突,有時候一發(fā)狠,覺得愛怎么樣怎么樣,但轉念一想,他們畢竟為我付出了這么多,這又怎么是一個聽話/孝順孩子的行為呢?糾結。
大學畢業(yè)開始工作,我特意選了一座離家比較遠的城市,感覺自己終于自由了。在這里認識了我的可愛的媳婦,并且結婚有了孩子?,F(xiàn)在,我能感覺到,父親對我嚴格的態(tài)度有了一點變化,畢竟我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了,但他在他堅持的問題上依然非常固執(zhí)。
一個男人成年后如何對待長期壓抑自己但又愛自己的父親呢?這是我很迷茫的問題。
以上鋪墊了這么多,你應該對我的家庭有初步了解了。為了今年在媳婦家過年,我和媳婦早早商量,主動跟爸媽提出十一帶兒子回家看他們(往年十一都是不回去的),并且找個機會把我們的想法告訴爸媽,以后過年每家一年。
我知道,產(chǎn)生這些后果主要原因是我的懦弱,一方面想逃脫父母的束縛,一方面當他們以“為了你好”這種理由來控制我時又不由自主接收控制,笑臉相迎和他們說話,無論心中多么憤怒。為了“不產(chǎn)生沖突”而付出更大代價是我的問題所在,我現(xiàn)在意識到了,適當?shù)臎_突是成長中必要的。
今年你去誰家過年?你與父母是不是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