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沒有幫助你

因為很多人曾經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也給予我很大的幫助,所以我能深深體會到被幫助的人欣喜和愉悅的感激心情。

我也知道,人生中,總有單憑自己的力量卻無法解決困難的時候,那時,就要向某人求助。而當人去幫助別人的時候,內心有一股被需要的感覺,以我自己的經歷來看,這種感覺大部分都是很美好的。因為我相信:你快樂我就高興是每個人的天性。

但是,拒絕別人的求助絕對是我的功課,因為并不是那么容易。我覺得自己以前就是一個老好人了。當我對你毫不留情的轉身而去的時候,其實我的背是火辣辣的,我的內心也是久久不能平復,還要為自己想很多為什么我沒有幫助你的理由,雖然我并沒有直接告訴你,但我覺得自己并沒有錯。

也許對我來說只是舉手之勞,只是伏案工作而已,只是費那么幾個小時而已。

自從讀了李笑來的專欄之后,也越來越認同他的價值觀。2016年初的時候,我無意中看到了一篇文章《來自〈22歲年薪150萬〉作者Denny的一封信》,這篇文章的內容絕對不是如標題一般是所謂的賺錢成功學。這篇文章幫助我去思考一個問題:這輩子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

我按照作者的要求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關掉手機,關掉電腦,關上房門,保證這一個小時沒有任何打擾。我準備一張大白紙,在第一張白紙上的最上方中央,寫下一句話:“你這輩子活著是為了什么?”

接下來我就是回答這個問題。把自己腦中閃過的第一個想法馬上寫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幾個字。

最后我把我花了一個小時寫的內容匯總成一段文字,寫完之后我并沒有什么感覺,沒有像作者一樣淚流滿面。

然后我把這段文字丟在了一邊,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我也迷失了自己,忘記了自己人生的意義。然而,在某一天我接觸到《極簡主義》這本書的時候,我極為認同書里面的價值觀,然后我開始找我在2016年年初花了一個小時寫下的生命的意義,真的無外乎就是這五個詞:健康、成長、熱情、人際、奉獻。和這本書完全是吻合的。

我曾經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去思考,經過這一年多的時間去判斷、去整合、去沉淀,最終領悟出來的依舊是這些內容。2016年的那一個小時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今天上午,某人讓我幫他參加一個下午的法學考試,在電腦上面答題。

他一邊抱怨工作,反正他就是什么事情都不滿意,什么事情都看不順眼。我們三個在默默吃飯聽他的抱怨都沒有說話。但忽然他話風一轉,語氣溫柔了一個360度地說:“你好像很會考試啦,要不幫我參加今天的法學考試?”

他叫了我名字三遍我都沒有搭理他。

然后我說:我也要參加考試啊。

他說:“你考試不是也是今天下午吧?”

“是今天下午啊,而且我要考到10月20日。”

“那是什么鬼考試咯”然后沒趣的走了。

我記得他剛來的時候,我覺得他是一個挺不錯的人,很親切,我每次都會熱情的跟他打招呼。但是后來我發現他特別喜歡抱怨,怨氣很重,聽他抱怨一次兩次也就算了,但是每天都聽到他的抱怨我就覺得這一切問題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天助自助者。

要想獲得幫助首先要成為一個值得幫助的人。你的勤勞、認真、踏實、謝意都讓別人的奉獻不覺得是在浪費時間而已。因為,當自己幫助了其他人并獲得感謝,深切體會到幫助他人所帶來的喜悅,而被幫助的人,心里涌現了感激之情,將來也會轉而去幫助他人,就這樣善意的回旋中,世界也會更美好。

這篇文章我寫了好久,有一個星期吧,感覺自己不會寫東西,感覺自己輸入的東西太少了,寫得那叫一個痛苦啊。

有時候愛就是無條件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無法計量多與少的,也無法計量誰哪些品質比較多,哪些品質又比較少。這只是自己內心的標尺。有時候只能跟著自己的感覺和情緒走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