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節課主要講五大內容:
一.內膜系統與蛋白質分選與運輸
A.內膜系統的定義:我們把細胞內那些在結構、功能及發生上相互密切關聯的膜性細胞器統稱為內膜系統。包括:
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分泌泡等。現在分別來解釋~
1.內質網定義及分類:
內質網與細胞內其他細胞器的關系:
2.高爾基復合體:
3.溶酶體
是來自高爾基體的小球狀的由一層單位膜構成的酸性細胞器,含有多種水解酶,起消化和保護作用。
B.蛋白質的分選和運輸
蛋白質分選定義:
蛋白質經由核糖體合成之后,將被運送到細胞的不同部位。由于各個部位所需蛋白質各不相同,為了能準確地運送蛋白質,在進化過程中每種蛋白質形成了一個明確的標簽,細胞通過對信號序列的識別進行運送,這就是蛋白質的分選。
分選作用由信號序列和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決定。若沒有任何特殊的信號,這種蛋白只有以唯一可溶的形式留在胞液中。
蛋白質的運輸:
可以三種不同的運輸方式將其定位到細胞的不同部位。核孔運輸、跨膜運輸、膜泡運輸。這幾種運輸機制都涉及信號序列的引導和靶細胞器上受體蛋白的識別。
二.核糖體與蛋白質合成
核糖體是細胞中的非膜性細胞器,除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中無核糖體以外,其他所有的細胞都含有核糖體,線粒體中也含有核糖體。核糖體分布于細胞質基質中或附著在粗面內質網膜上。
三.線粒體與能量代謝
線粒體是存在于真核細胞中的一種較大細胞器,因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呈“短線狀”或“顆粒狀”的特征而得名。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有95%來自線粒體,因此有細胞“動力工廠”之稱。
線粒體由外膜、內膜、膜間腔和基質腔四部分組成。
線粒體的化學成分主要是由蛋白質、脂類和水分等組成。
線粒體的功能:氧化淋酸化,合成ATP,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直接能量是線粒體的主要功能;與氧自由基生成、程序性死亡、信號轉導、離子跨膜轉運以及電解質穩態平衡的調控等有關。
四.細胞核與染色體
細胞核是真核細胞內最大最重要的細胞器。有4個組成部分。核膜、染色質、核仁、核基質。
1.核膜功能
將DNA與細胞質分隔開,形成核內特殊的微環境,保護DNA分子免受損傷,使DNA的復制和RNA的翻譯表達在時空上分隔開來;另外,染色體定位于核膜上,有利于解旋、復制、凝縮、平均分配到子核,核膜還是核質物質交換的通道。
2.染色質
定義:指間期細胞核內由DNA、組蛋白、非組蛋白及少量RNA組成的線性復合結構,是間期細胞遺傳物質存在的形式。
3.核仁
核仁是大多數真核生物細胞核中最顯著的結構,一般1-2個,也有的多達3-5個。核仁的化學成分為DNA,RNA,蛋白質和酶類。
4.核基質
核基質是指在細胞核內,除了核被膜,核纖層,染色質與核仁以外的由蛋白質組成的網架結構體系,也稱核骨架。
核基質的功能主要是作為骨架,提供附著或支撐點。
五.細胞通訊
細胞通訊指細胞間及細胞與環境的信息傳遞過程。主要有直接通訊和間接通訊兩種。
在細胞社會的通訊系統中,細胞間接通訊的分子機制涉及信號分子、受體、細胞內信號傳導。
1.信號分子包括氨基酸、肽、蛋白質、氣體分子及核苷酸、脂類和膽固醇衍生物等。
2.受體是一種能識別和選擇性結合某種配體(信號分子)的大分子,當與配體結合后,通過信號轉導作用,將細胞外信號轉換為胞內化學或物理的信號,以啟動一系列過程,最終表現為生物學效應。存在于細胞質膜或細胞內。具有特異性、飽和性、高度的親和力。
3.細胞內信號轉導
細胞內受體位于細胞內,與以擴散方式通過細胞膜的信號分子結合。它們常常通過激活酶發揮作用。NO和類固醇激素就是兩個例子。
跌跌撞撞寫完了筆記,我還是恍如云霧里。對于晦澀難懂的詞匯咀嚼起來還是如梗在喉,慢慢消化吧!我這樣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