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進擊程序員的第二篇,我想說說晚上昨天和今天都做了什么。
1
昨天晚上,我和幾個舍友東拉西扯閑聊了近兩個小時,可聊著聊著我驚慌了,“我在干什么呢?我竟然在和人閑聊!學過的知識都到哪里去了,注意力是我最寶貴的財富,我現在在用它作甚?”自責一下涌上心頭 ,我不知該如何是好,可此時腦子里就像的線路就像打結了一樣,根本沒法捋順,再加上他們聊得越來越熱鬧,隨便一個話題都能勾起我的表達欲,可我知道這樣做是在浪費自己的注意力……怎么辦?
在以前我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我通常都是這么做的:
- 拿出一個筆記本
- 開始寫日記
就這兩步,能讓我脫離掙扎,我不用再自責自己沒記性、自控能力差、愛亂花錢(注意:這里說的錢指的是我的注意力)。
在我寫的時候,依然會受到他們的影響,我無法集中注意力,我沒法寫出符合邏輯的觀點,我幾乎就是在浪費紙張。可是,我的元認知開始全面蘇醒,我開始認真分析自己剛剛經歷過的事情,我在想,我都做錯了哪些事情,我的觀點慢慢落在紙上。
當時我只想到兩件事:
- 覺得有愧于笑來老師
- 這樣有說有笑看起來很愜意,但這不是我來這的目的。
表達欲人人都有,特別是自己有完整觀點的時候,更是一種不由自主,但這種不由自主的后果是什么呢!是嘲笑和諷刺,沒有人愿意被證明是錯的,就算你說的真有道理,又有什么用呢?在這種場合,你那就是顯擺。
關于第一點,是這樣的,我每次寫作的時候都能想到笑來老師,當我寫不下去的時候,我會想到他說過的“先寫完這句話再說”。的確,每每當我這么做之后,我總能如愿以償的寫完我的文章;我每次反思的時候我會想到他說過的“復盤”,這樣 的事情屢見不鮮,不一而足,就留到以后再說吧。
2
今天,我都做了些神馬?
首先,我今天約好了人,8點去車站取東西,結果睡到8點30自然醒,22個未接電話。
其次,我在取完東西之后,打開手機地圖,搜素了附近一家電腦維修店,當我走到指定的地點之后,我的面前是一堵墻,連門都沒有。
最后,我回到宿舍之后在電腦面前坐了一下午——安裝工具包、看視頻、做作業·····
請注意,我今天所做的這些事情,雖然有做得不好的,有一波三折的,有費時費腦的,但是這些事情都有意義,也就是說,我去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就算做得再差勁,也比把那些沒意義的事情做到極致,都劃算。
這還沒完,我晚上幫一個舍友解釋一個概念,這個概念有點類似獨立事件,我當時廢了好大的勁兒,他還是不理解,但我我沒有放棄,因為我知道,“教是最好的學“,我用了一個類比給他解釋了“自曾自減運算符——a++和++a”在運算的時候的區別。
假如:
我現在要統計一下咱們一共有多少錢,你、我、他各有10塊錢,那加起來是不是30塊!但是,在我統計完之后,你朋友又給了你10塊錢,于是你就有了20塊錢,但是我已經統計過了,于是你增加的10塊錢,不算數。這時另外一個人又來統計了,于是這時我們的總金額就是10+10+20了。在這個事件里面,我們的目的不是看誰統計的數是正確的,而是要你清楚的知道,在我統計完數字之后,不管你的錢怎么變化,都和我之前統計的數字沒關系了。要不我的統計工作就永遠完成不了了。
在舉完這個例子之后,我發現,我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又進一步。
再和昨天一對比,盡管都是在用嘴說話,都是在發表自己對事物的理解,但今天的這番口舌讓我有收獲,還讓我體驗了一個道理——教就是最好的學。
……此時我又想起了笑來老師。
這就是我的小小喜悅,我把它分享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