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薦的書是《哲學家們都干了些什么?》,哲學家們都干了什么?兩千多年的哲學史,一代代哲學家前仆后繼,各種思考方式,各種流派,卻仍然沒有解決這個世界究竟是什么樣的這個問題。那么哲學是什么?簡單來說哲學就是一種思辨,其終極目標就是通過不斷地思辨來解釋世界,可以說任何一門學科都是從一個小側面來研究世界,而最終都將歸結為哲學問題。如果說《蘇菲的世界》是通過一封不知道從哪里來的信吸引讀者,那么這本哲學家們都干了什么則直接拋出了人們最原始的好奇,哲學有什么用?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我們該如何獲得幸福。接下來他說出了一個故事,你會懷疑,這是真的么?然后他告訴你,哲學開始于懷疑,其實我們一直活在哲學的思辨中。這本書非常好讀,作者用更適合中國人的幽默和語言,解釋著哲學的每一個流派,我們可以看到這群最孤獨的思考者是如何一路推翻前人,不斷詢問,他把每一位哲學家的觀點都放入他們所處的時代之中,即使是謬誤,也講清楚了它們對哲學的積極推動作用,以及這些觀點背后閃耀的智慧光芒。每一位把哲學想象得高大上又讀不下去西方人寫的書的人,不要錯過這本哲學家們都干了什么,重新看待哲學就從這本書開始。
1.
推薦理由
比《蘇菲的世界》更適合中國人閱讀習慣的有趣的哲學入門讀物。適合各年齡層想要了解哲學的普通人,重新看待哲學就從這本書開始。
讀者評論:“真心不錯,終于搞明白這些神人都是怎么回事兒了。”“一定會成為那種經典:任何一個對哲學感興趣,卻又毫無基礎的人,當他想要了解到這門學科時候,就會有人理所當然的推薦:看這本《哲學家們都干了些什么》就足夠了。”
2.
精編書摘
1.蘇格拉底這輩子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問問題。當然,他不是一般的問。他專挑別人的漏洞,每次都能把對方問得頭昏腦脹。他非得問到你滿臉羞愧地承認自己啥也不知道,才能心滿意足地放過你。芝諾有一個著名的比喻,說人的知識好像一個圓圈,知識越多,圓圈的周長就越長,就會發現自己越無知。所以蘇格拉底這個當時雅典最有智慧的人,卻以為自己最無知,乃至于他覺得自己的回答無足輕重,必須通過向其他人問問題的方式來求知。首先總說人不樂意聽的。其次他還總占理,然后把你說服了吧他還在那兒狂謙虛。最后還是一硬骨頭。簡直把知識分子討人厭的毛病都占全了。
2.奢侈是什么?貴而無用就叫奢侈。而哲學這玩意超級無用。所以那個時代的人們一聽說你是學哲學的,都狂羨慕。人家想:這人家里得多富裕才敢往哲學身上糟踐錢啊。
3.歷史上有一個規律,在斗爭中,哲學總站在弱者的一方。?這是因為哲學講思辨,講道理。而只有弱者才會去講理,強者不需要講理。
4.王爾德說的:“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誘惑。”
5.有句俗話叫“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其實還可以說一句話叫“用暴力解決的問題都是解決不了的問題”。特別是當強者對弱者使用暴力的時候,正說明強者沒有別的招數了,也就離失敗不遠了。政權屠殺革命者,說明政權快要滅亡。革命者反過來屠殺群眾,說明革命即將失敗。
6.對于文明來說,一國的衰亡不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焚書,是毀掉學校,是用暴力消滅言論。
3.
內容簡介
從蘇格拉底到笛卡爾,從休謨到康德,兩千多年的哲學史,一代代哲學家不斷思考,并對我們的世界做出形形色色的闡釋,而哲學卻并沒有所謂的終極真理。那么,哲學家們都干了些什么,他們在重復沒有意義的活動嗎?顯然不是。這本《哲學家們都干了些什么?》從哲學家們庸常或天才的生活軌跡入手,為我們呈現了絕大多數人惰于思考卻不得不一直面對的問題: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我如何才能獲得最大的幸福?哲學家們的探索過程與他們自身的行為相映成趣,在哲學家們享受純粹“思維的樂趣”的同時,也為我們充分展現了哲學的真正旨趣所在。
4.
作者簡介
林欣浩:男。這本書是作者十余年興趣閱讀后的一次厚積薄發。他認為哲學不只是形而上的思辨,而是相當具有實用性的一門學科。
讓天下沒有被埋沒的好書,歡迎關注微信號ID:dushenme_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