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到底干什么?各式各樣的企業、各行各業的人,最后發現營銷其實真正要做的只有幾件事。
做合適的事情:理解消費者
不要告知消費者,而是要理解消費者。不要教育消費者,而是企業要向消費者學習。
當一個企業講一定要去教育誰,一定要如何做出改變,這絕對不是在做營銷。
如果要理解消費者就必須回到市場,因為市場是一個載體:承載著消費者的期望,而不是行業的規則。
所有沒有和我們發生關聯的人將要和我們發生關聯,這就是在做營銷。
在這件事上,一定要給自己一個非常清醒的認識,怎么和自己還沒發生關聯的人去將要發生關聯,營銷就是做這件事。
在市場中一定不要關注對手,也不要關注太多營銷的創新。因為在現實工作中,我們的同事一定會關心對手。
我自己在很多企業做交流和工作時,問他消費者要什么,他不太清楚,但是問他主要對手在做什么,他一定很清楚。
理論上,做營銷是非常簡單的,其實就是四個基本面:
產品:理解產品要回到產品本身而不是價格
渠道:企業與渠道的結合能力至關重要
消費者:對自己的顧客有深刻而獨到的理解
廣告:廣告的效用必須是有效的覆蓋
這有點類似于 4P,但不完全是。因為在 4P 里,消費者這個概念比較強調顧客,這里在整體分析它時更強調消費者。
因為營銷是和未發生關聯的人做價值溝通。當企業已經擁有顧客時核心是做服務,要把這個概念區分好。
如果已經有顧客就一定要做服務,讓顧客和你有深度的聯結,他就不會離開你。所以營銷與服務分別承擔了不同的功能。
今天,對消費者的理解中,有三個觀點要記住:
要注意個體消費者和群體消費者之間的平衡。因為消費者個性化的能力越來越強。
數據只能判斷趨勢,不能代表選擇。現在很多人在做營銷和消費者理解時都拿數據,我不反對這些,只能告訴大家數據代表趨勢,但不能代表選擇。
要通過與消費者溝通去不斷驗證你的判斷。
當你能做這些時,在消費者層面就可以找到深刻的理解。
營銷的產品和渠道這兩個面,我會在日后的文章中單獨和大家討論。營銷基本面的最后一個面是廣告。
有人問我今天做廣告是不是可以減少或者調整,在這里也有兩個變化要注意:
以前的廣告是告知,今天廣告要形成共識。
這是今天或以前廣告最大的區別,以前告知就好了,比如在央視做廣告,我們就會知道這個企業很厲害,因為我們通過告知就可以下判斷。
今天在電視臺做廣告只能完成告知,還缺少共識。
今天在廣告上需要運用新媒介,不能只用傳統媒介。營銷本身是行動而非概念
如果是行動表達的方式,應該怎么做?
以星巴克為例,它是真正了解消費者并通過滿足消費者個體的價值瞬間需求在競爭中得以生存的最佳典范。
它在我們繁忙的生活里給了一個屬于我們的第三空間,這個它提的理念。
它不只提了這個理念,它還通過營銷的方式讓大家感受到第三空間是怎么來的。
它沒有把咖啡館開在星級酒店里,反而開在機場、商務中心和飛機上。為什么會開在這些地方?
因為這些地方我們都沒有自己的空間,比如在機場候機,最郁悶的就是沒有自己的地方,到商場去最郁悶的也是沒有自己的地方。
所以當星巴克告訴我們要給我們第三空間時,它就用了一杯咖啡做載體。
正是因為它做了這個營銷策劃,就讓我們在沒有自己空間的地方突然感到原來有一個自己的空間,一個熟悉的咖啡味道。
一個人與人之間最輕松的交往,一個不受任何干擾的可以寫作業、看書的地方,當它把這個做完之后,星巴克就成為了全球成長最快的公司之一。
◎本期編輯:窮聊君
◎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