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小種子從里面飛出來,隨風飄去。——《小種子》
一
《小種子》這個繪本,是上周寫《彩虹色的花》時,才讀到的。因為兩者的封面與畫風,頗為相似,并且同樣有生命不息,輪回延續的意味。看到,很多家長提到了它,我便也找來一讀。
第一遍讀完,我就覺得,這實在是很有趣的一本書,我最先想到的,竟是兩個非常中國的主題,一個是“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要“明哲保身”,不要太優秀,人生也不要瞎折騰,所有的求都會不得,所有的無意,才能開花結果,恰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于是,過渡到另外一個主題,典型的老莊思想的折射,比如,大與小、有用無用、道法自然...大的有力量的未必便能成才,小的不起眼的未必就毫無優勢,生命自有其法則,順從便是。
產生這樣的想法,讓我驚訝不已,又覺得自己特別好笑: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繪本,我卻延伸出這番意蘊,這實在是太裝了!而且,成人是多么的無趣,本來是一個又童話又科普的書,偏偏拆解的那么世俗,真沒勁!
二
《小種子》究竟說了怎樣一個故事?一起來看一看:
秋天的時候,風把植物的種子帶到四面八方,它們飛啊飛,飛過千山萬水,飛過森林沙漠,最終落地生根。在這個過程中,很多飛的高、飛的快的種子,被太陽烤壞了,被冰川封凍了,被大海淹沒,被沙漠烘干,被鳥吃掉,被老鼠吞了,但小種子,因為它飛的慢,因為它不起眼,避過了千難萬險,順利的埋入土中。
然后,春天來了。幸存的種子們,生根發芽,變成植物,此時,也并非一番風順,比如,它們要和其他的植物一起爭奪陽光雨露,要躲避孩子們的踩踏;就算順利開花了,盛開太早又好看的那些,也會被男孩摘走送給他心愛的姑娘。而小種子卻因為它的小和不起眼,默默的,孤獨的,生長著,生長著,長成了一株非常高的植物,盛開了一朵非常大的花朵,人們都很喜歡它,小鳥、蜜蜂、蝴蝶也都被它所吸引。于是,它順利的結出種子。在又一個秋天,風吹來,花瓣片片凋零時,它的果莢打開,無數的種子飛出,開始新的輪回。
三
說實話,第一遍讀完,要不要把這個故事讀給小姑娘聽的,我有一點點猶豫。因為除了一開始冒出的那些她根本不會了解而且以后也不會了解的中國式思維之外,這里還有那么多的種子和植物的夭折,生命是如此的殘酷,我真的想讓她知曉這一面嗎?還因為,還有一個很世俗的想法在腦海里盤旋,小種子后來變成了一個萬人矚目、眾物朝拜的巨人花,這可真謂的上是功成名就,揚眉吐氣了,我會不會一不小心,就給小姑娘灌輸了要爭氣、要不懼別人眼光、要出人頭地那種苦哈哈的成功學觀念?
一邊這樣想著,我就一邊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回想《小種子》這個故事,一邊嘲笑自己內心輪番冒出的齷齪想法——恰如佛印與蘇東坡的互視,佛祖與牛糞,實則是各自內心的觀照。《小種子》一書,放下大人的成見來讀,分明是在說,生命是如此的簡單又美好!
從孩子的眼光來看,他們一定會很單純的為其他種子和植物的夭折而傷心,一定會為小種子擔心著急并加油打氣,一定會為小種子終于跨越重重險阻、破土而出、長成大花而高興不已,一定會與所有的動物昆蟲一起與小種子渡過一個非常開心的夏天,一定會因秋天到來花兒凋零而傷心,也一定會在新的種子隨風飄走時而松一口氣,感受到生命的生生不息。
重新再讀,尤其是讀一讀英語原文,真的,所有的字句里,并不曾有對那些大而有力的種子和植物夭折的嘲諷,相反,也全都是為它們而惋惜;即便是對小種子,言辭也多很客觀。只是中文版的翻譯中,都譯成了“我們的小種子”,于是,其他的一切好似都成了對立。還有孩子奔跑時,會踩斷稚嫩的植物,分明也會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一顆愛護花花草草的種子。至于小種子變成的巨形花和動物們一起渡過一個美好的夏天,經歷了那么多艱險的小種子終于有此刻的安寧幸福,小讀者們一定會舒心又滿足。總歸,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繪本想說的,真的沒有那么多曲曲繞繞,沒有那么復雜。
四
《小種子》的作者,是德裔美國作家艾瑞?卡爾,他最有名的作品,是那只很能吃的《好餓的毛毛蟲》,還有大家并不陌生的《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他的作品,色彩特別鮮亮,動植物的形象,棱角分明里又靈活而富有生命力。《小種子》延續了他作品的一貫風格,但又有相對明晰的故事情節。
艾瑞?卡爾給自己的創作目標是:“我嘗試用我的書來為家與學校的鴻溝搭起一座橋梁。”因為有感于小時候所受的德式教育死板而拘束,他的很多作品都寓教于樂,《小種子》也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在讓孩子們感受生命力之外,也可以學一些自然科學的東西,關于種子的傳播,植物的生長,等等。將這本書與那些科普繪本一起來讀,一定也很好。比如,《小種子》與《一粒種子的旅行》兩相對照讀,一個詩意,一個科學,一定會讓小朋友對植物生長印象深刻。
話又說回來,讀繪本,也無需如此功利,給他們讀、看,不用多加解釋,何況大人的解釋還常常偏題,該領悟的,他們自己便能領悟。想來,孩子自己也是那顆小種子,成長的過程中,自然有著重重危險,還會有一些挫折和不如意,但給他們寬容與耐心,他們自己便會長成自己的巨形花。至于已成長為大人,不如用繪本來洗洗眼睛和心靈,繪本給了那么多返璞歸真的機會呢。
《小種子》,孩子們成長中的又一朵花。又一個春天到啦,一起去種下一顆小種子,等待它開出一朵花吧。
繪本延伸:
《一粒種子的旅行》(德)安妮·默勒
《安的種子》王早早 / 黃麗
《種子如此酣睡》(美)黛安娜·赫茨·阿斯頓 文 / (美)西爾維亞·朗 繪
備注:圖片來自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