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屏幕出現(xiàn)這五個字時,我心還有點忐忑,當下=未來,會不會招人噴?看似這兩個相隔遙遠的時間怎么會劃等號?但這真是我按照好報提供的話題來完成今天的作業(yè)時,腦海里隨即出現(xiàn)的,沒有糾結(jié),沒有嘩眾取寵。還是三個字,寫生活,
2018年的目標。
曾經(jīng)有很多目標,孩子沒有生下之前,想著等孩子出生了稍大點,再去讀點書,因為單位需要。
結(jié)果換了單位,好像文憑也夠用,升不升職,加不加薪,與文憑關(guān)系不大。
孩子稍大,進了幼兒園,開始學舞蹈,學樂器,學唱歌,想著給她掃掃樂盲、舞盲。周末風里來雨里去陪著上課,也認真的學著認起那些小蝌蚪,想著就當是上成人大學,也提升下自身素質(zhì),想著同學朋友聚會時也可以一展歌喉,還想著當孩子出去了留下我們守家時將閑置的樂器打發(fā)無聊的空巢時光。
真的等這天來了,當媽的還是唱不完一首歌,孩子用的樂器也放在墻角蒙上了一層灰。
孩子上了小學,開始學英語了。無意中進了一個家長英語學習群。開始了一段興致勃勃的英語跟讀學習,可是電腦里,MP3, MP4里永遠都是《sleeping beauty》,甚至過去了多久還沒刪除,想著以后會看的,會聽的,會學的,可能留到孩子的孩子會用得著。
如今孩子已離開了家外出求學,屬于自己的時間漸漸多起來。想想以前那些目標,總被各種借口擋住了去往實現(xiàn)的路上。
2012年因為自己的身體,因為母親,也為了我們,父親從自己奉獻了將近六十年的中醫(yī)事業(yè)上退了下來。照顧母親閑暇之余,他開始整理自己的經(jīng)驗方,準備整理族譜。
只讀過幾年私塾的父親,把一部家譜整理初具雛形。在那篇相當于序言的介紹里,我了解了爺爺奶奶伯伯父親叔叔他們的艱難生活。真是“前人不修譜,后人不知古”。
昨天女兒把劉強東網(wǎng)上登出的尋親帖子轉(zhuǎn)給了我,還笑說看我們家的祠堂的堂號是不是和劉強東家一樣。
除了整理族譜,父親還愛寫詩。他寫了好多首詩是關(guān)于母親的,也許暫時我理解不了他們那代人那個時代的愛情,可是一輩子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告白。他一直鼓勵我也寫點什么。
也許這就是我該定的2018年的目標,跟隨好報,寫點生活,寫點心情。然后若干年后,我的女兒她也好回答她的孩子:外婆的外公的老家在何方,做什么的,又發(fā)生了些什么好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