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冬至吃貨?
今天,0時28分,冬至,2017年最后一個節(jié)氣。
相信大家今天被各種冬至祝福和餃子湯圓刷屏了,都說“冬至大如年”,過個冬至其實也提前感受了過年的氣氛,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一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冬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jīng)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dá)一年的最南端,因此,今天是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過了今天,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冬至也是“數(shù)九寒天”的開始,從冬至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時段。
二是陰極而陽生,《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倍潦且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四季開始又一次的輪回,古人名之為“歲”,是一個吉日,預(yù)示著否極泰來。在古時,人們對冬至很重視,朝廷在這一天會舉行隆重的祭天儀式。
不過對于吃貨而言,對冬至的最大憧憬或許就是吃了吧。
但是作為一個合格的冬至吃貨,下面這些事兒你一定得知道。
問題一:
冬至你是吃餃子還是湯圓?
北方有一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南方也有一說,“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一般來說,北方冬至這天,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而南方則以湯圓為食,寓意一家人團(tuán)團(tuán)圓圓。
但是近幾年來南北飲食差異越來越小,南方人愛上餃子,湯圓也不再只是南方美食,所以呢以后別再問你們南方人冬至是不是只吃湯圓這么傻的問題了。
如果你們還是糾結(jié)冬至吃啥的話,建議你可以這樣做:
這樣不就完美解決了你的選擇困難癥啦!
問題二:
你吃的餃子是哪種類型的?
湯餃、蒸餃還是煎餃?
問題三:
餃子最愛哪種餡兒?
雖然餃子餡兒是根據(jù)個人口味調(diào)配的,但是作為中華美食的代表,不同餃子餡兒其實蘊含著不同的文化。
芹菜餡—即勤財之意故為勤財餃(勤:即勤奮、勤勞)
韭菜餡—即久財之意故為久財餃(久:即時間長、久遠(yuǎn))
白菜餡—即百財之意故為百財餃(百:量詞,即百種、百樣之意)
香菇餡—即鼓財之意故為鼓財餃(鼓:即高起,凸出)
酸菜餡—即算財之意故為算財餃(算:即核計,清算)
油菜餡—即有財之意故為有財餃(有:即存在)
魚肉餡—即余財之意故為余財餃(余:即剩余,多出來的)
問題四:
湯圓喜歡甜的還是咸的?
吃慣芝麻味甜湯圓的人可能會對此無比吃驚,這個世界上居然有咸味湯圓?
雖然聽起來像黑暗料理,但是咸湯圓已經(jīng)充分引起我的好奇心了!
問題五:
吃餃子到底蘸醋還是蘸醬油?
吃餃子蘸醋還是蘸醬油這件事,還不能簡單粗暴的以南北地域來劃分,比如最北邊的東北人,很多吃餃子都要蘸醬油,或者至少是醬油和醋的混合蘸料;而身在南方的上海人,吃餃子是一定蘸醋的,只是比起北方人熱愛的陳醋,上海的米醋要柔和一些。
溫州餐桌上的“醬油醋”大概是蘸料之爭的問題上最好的調(diào)和了。用一定比例的醬油和醋調(diào)配以后,還要放白糖、麻油等輔料。“醬油醋”幾乎包攬了溫州人所有需要蘸料的項目:小籠包、餃子、海鮮、火鍋,甚至聽說吃油條也要站一站,“萬能蘸料”非它莫屬。
可以說沒有醬油醋,溫州人才會不會動筷子。
問題六:
你們那兒餃子是怎么包的?
平常餃
元寶餃
蛤蜊餃
葵花朵朵餃
月牙餃
小鎖餃
四喜蒸餃
三角餃子
金魚餃
冬至到了,圣誕元旦也接踵而至,這意味著離新年也不遠(yuǎn)了。
2017即將過去,吃貨們是時候仔細(xì)回想一下,今年還有哪些想吃卻沒吃到的美食?如果還有很多的話,2018年就要加把勁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