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出自荀子《勸學篇》全句的意思是:沒有一步半步的累計,就沒有辦法到達千里的地方;不積累小河流,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海。與最近閱讀的《精要主義》一書中提出的“關注最低可行性行動進步”觀點不謀而合,小勝的價值就是在于讓你輕輕松松逐步接近美好的未來。
人們常常認為做大事要從大事著手,但是如果不把大的戰略目標分解成小目標,是很難貫徹落實的,因為人們不知道達成的方法,最后只能是不斷的拖延下去,無法接近最終的目標,俗話說的好“一口吃不成個胖子,胖子都是一口一口吃胖的”。一個計劃的實施,一定是要一步一步猶如爬樓般,先取得階段性成果,方能接近終極目標,最終做成大事。
研究表明,進步是人類最有效的動機,一個實實在在的小勝,可以使你充滿推動力,讓你對未來的成功保持堅定的信念。“信念”二字就如《士兵突擊》中高城對許三多的評價:“信念這玩意兒,還真不是說出來的!”他看到許三多通過自己的努力從踢正步、翻單杠、射擊訓練、背考題、到最后演習擒拿老A隊長。許三多一步一個腳印地邁出了通往A大隊成功之路的每一步,讓最不喜歡他的人,看到了他是如何通過小勝,堅定信念,最后完成夢想的。所以高城感慨的說許三多長成了一棵眾人仰望的“參天大樹”,他對大家的要求在許三多一人身上得以“完美”呈現。許三多這個“強人”,是小勝造就出來的,“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就是他實現成功的秘訣。
下面談談《精要主義》中給出的三個鼓勵小勝的技巧。
一是:關注最低可行性進步,“完成不完美”更重要。因為“拖延癥”是我們無法達成目標的敵人,只有完成了,才能繼續實施下一步的計劃,把“每日完成的任務”分享到你的朋友圈,更有助于你保持完成的信心,不要擔心不完美,用刻意練習的方法去完成吧,因為“完成”永遠比“不做”完美。
二是:做最低可行性準備,用“早而小”的準備,實現“一日千里”的目標。猶如讀書每日早上讀30分鐘書,晚上寫心得體會,10天過去了,我們都能夠完成一本書的閱讀,到第十天把鎖讀到的感興趣的內容寫下來,形成一篇文章,是不是有一種“一日千里”的感覺呢?這就是我當下在做的事情。
三是:直觀的嘉獎進步,每天給自己準備一朵可以曬的“小紅花”。別人的鼓勵很重要,但是自我嘉獎也不可忽視,只有被肯定的過去,才能帶來更鮮活的明天。我組織的22天英語數字口語練習活動,今日結束了,于是昨天給每位參加活動的小伙伴送出了“嘉獎”——榮譽證書,它就是我給自己和大家準備的“小紅花”,希望小伙伴和我一樣可以再接再厲,在英語的口語練習中取得小勝。
讀后感就寫到這里吧,希望大家再接再厲!祝大家生活有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