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同學阿偉這次見面,竟然想與他發生點什么,雖然吃飯、喝茶都是平靜的進行著,但是能從他的眼睛里看出驚訝,而自己也是希望能多說會話的。“你有今天的成績,我是非常佩服的,如果是我的話,我恐怕做不到你的一半呢?”阿偉說,看來阿偉是喜歡紫晶了。
紫晶想到最近看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里,里面的賀涵太帥了,太善解人意了,人生導師誰都能希望碰到呢。還有里面的倫理道德問題,思考了好一陣子呢?假如你的生活中,你的閨蜜最后與你的男朋友在一起,你是什么感受呢?看到網上有兩個派別,一個說日久生情,賀涵也不是神,他喜歡一個弱小的人,能體現他的最大的價值,而唐晶太完美了,也太強勢了,所以不能結合的。而賀涵與羅子君能在一起,沒有什么違背人倫,倒是不愛的人硬要在一起,這才是不道德的行為。
似乎這個電視劇反對賀涵與羅子君在一起的多于支持的,主要我們無法原諒閨蜜搶了自己的男朋友。換做是我,我也不能接受的。而現實生活中的同學之情呢?聽過好多夫妻在同學聚會后分手了,因為大家都是找到了不能實現的夢想,而同時也傷害了無數的家人。
那么為什么還要有見阿偉的欲望呢?當這個問題拋出來后,真的嚇了一跳紫晶。難道與小時候的報恩有關。紫晶從小生活孤獨,沒有人陪伴,也沒有人指點,在上中學的時候,有無數次的晚上,有位伯伯級的大叔經常陪伴她寫作業,但是他們沒有任何的曖昧關系,這位大叔總是講講做人的道理,或者說點開心的事情。
有一天,紫晶突然自愿脫掉衣服,想用身體回報這位大叔,但是大叔驚呼到:“千萬別這樣,我不能給予你什么,不能毀了你,我這樣做了就是畜生呀,以后千萬別這樣糟蹋自己了。”從此后,紫晶更加相信,世界上依然好人多,他們都是善良的。
而面對阿偉同學,為什么會讓紫晶有奉獻自己的感覺呢?主要就是他們從小學到上中學的時候都是同學,而在考高中的時候,到縣上也要100多公里的路途呢,但是阿偉就是用自行車把紫晶不辭辛苦的一直帶到縣上的。
這份情誼當時沒有什么感覺,但是多年后卻越發的懷念,紫晶感激阿偉的勇氣與情誼,感受到阿偉的本性是非常善良的。那時同學之間沒有任何的想法,純真的年齡。是什么讓阿偉有動力不顧麻煩的呢?后來見到阿偉問到這點后,阿偉的回答依然讓紫晶感動:“當時每個人家里都窮呀,條件好的就那么幾個人,連僅有的幾元錢車票都拿不出呢?所以我也就沒有多想什么呀。能幫到你總是開心的。”
在每個人的一生里,都會遇到感動你自己的事情,而感動的人也無數,他總是激勵著我們,鼓動著我們,而努力做好自己,做有益的事情,能幫到別人一點點,就能實現自我的價值。這就是對愛我們的人最大的報答。中國人向來就有“以身相許”式的報恩方式,而明白這只是報恩的想法后,紫晶釋然了,生活依然需要繼續的,而且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