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想有強大的自制力,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工作,學習,鍛煉中跟容易的堅持下去,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可能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到自制力的形成,或許我們才能更好的擁有它。
最近看了《刻意練習》這本書,書中說到——科學的來講,自制力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是因為“自制力”來讓自己堅持下來的,而是因為我們內(nèi)心的動機。動機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
舉一個例子:一個高中的男孩,學習上一塌糊涂,但是他熱愛健身,并且非常有毅力,每天堅持健身,而起還是健身達人,是我們眼中的肌肉男。
我們通常說健身的人都是很自律的,因為健身需要每天的鍛煉,并且堅持不懈,還要克制自己控制飲食等等。那么為什么這樣一個自制力很強的人,在學習上就那么沒有自制力呢?他的自制力在學習這件事情上為什么會失靈,不管用了?
有人會說:“那是因為這個男孩熱愛健身!但是不喜歡學習。”對!熱愛健身就是他堅持下去的動機。
就像我們自己在健身的時候,我們也是因為充足的積極動機,才去健身的。比如:你想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健身可以讓你不被別人欺負;你喜歡運動時,控制身體的感覺;健身可以讓你變得很自信……有了這些積極的動機,你會更容易的堅持下去。甚至覺得肌肉撕裂時就是一種享受!
相反,如果你有很多消極的動機。比如:健身浪費你很多時間;健身很累的;鍛煉時肌肉會很酸痛,讓你忍受不了……你會更容易放棄,半途而廢。
積極的動機和消極的動機,就像兩個相對的力量,一個強,另一個就弱。如果積極的動機很強烈,我們就更容易堅持做一件事情,相反,就更容易放棄。
這個男孩堅持健身就是因為在他內(nèi)心,積極的動機很強烈,從而讓他可以很容易的堅持下去。但是對于學習,就是相反的情況。但是有的人,會因為取得一些好成績,而被大家夸獎,從而更喜歡學習,取得更好的成績,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所以如果我們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應該不斷的強化自己堅持下去的動機,讓自己更容易的堅持下去。在強化的過程中,我們會更堅定的去做,在做的過程中,我們會慢慢地建立一些自信,這樣我們就會有足夠的信心去完成挑戰(zhàn)。
動機也分為內(nèi)在的動機和外部的動機。不管是激勵內(nèi)在的動機,還是外部的動機,都可以使自己更有信心。
強化積極動機的方法有哪些呢?我們可以強化內(nèi)在的動機,也可以建立外部的動機,兩者都可以。
強化內(nèi)在的動機
自己可以建立一種儀式感,在做一件事情前,給自己營造一種小小的儀式,這樣我們會覺得很莊重,很重要,會更快的進入以一種專注的狀態(tài)。
把一個大目標分成一個個小的目標,具體的任務。把這些任務和小目標寫在一張紙上,完成一個劃掉一個,到最后任務都被劃掉了,我們會有一種成就感,會更加愿意去做這件事情。
甚至可以專門準備一個“成功筆記本”,在上面記下自己做過的有成就感,有意義的事情。等到自己遇到困難或者挑戰(zhàn)的時候,拿出來翻看,看看自己曾經(jīng)也是很有能力的,是可以做成一些事情的,這樣會激勵和鼓舞自己的信心。
強化外部的動機
我們可以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建立一個小團體。在團體里面,互相學習,互相監(jiān)督,互相激勵,互相陪伴。這樣你可以更容易的堅持下去。
尋找贊美和表揚,這也是一種方式,通過別人的贊美和表揚,心里會有一種自豪感,從而激勵你更有動力去堅持。通常尋找贊美自己的對象的時候,要找那些真心會為自己提供建議和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