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對于每個孩子都很重要,雖然我們開學已經有些日子。
老師規定同學們必須看今晚21點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天》。說實話,仔仔很期待,因為我家電視平時基本開的很少。只有每年開學的時候,這一天像看春晚一樣,我們全都會為此興奮好久。何況每年《開學第一天》都是精耕細作的教育類節目,每個鏡頭、每個內容都讓我覺得透著文化傳承氣息,孩子喜歡我也喜歡。
接到電話,今晚有個重要的活動,我要參加海匯中心街區的發布會。于是趕緊安排孩子自己下了課,讓他自己去健身中心學游泳,學習完再自己回家等我電話。可是他的智能手表沒有電,我倆怎么聯系呢?等!等他下了課,安排好,我才走——其實自己多少還是心里打著鼓,因為孩子要走好大一圈,第一次這樣,不知道他能不能夠做得好。
東站附近的海匯中心立志把他們的街區打造成城市會客廳,我作為被邀約的嘉賓之一,和河南省作家協會的副主席秘書長喬葉女士、北京藝術獨角獸張嘎先生、國貿360的老總司小偉先生一起,我們兩位老友和一位新知一起要分別代表文化、藝術、媒體、商業幾個維度,趣談“城市會客廳”。
這個地方真有意思,還沒開始呢,一進入活動區,我就遇見了很多自己的新老朋友,像過去“男婚女嫁網”的HAN,如今的他專心做網紅經濟,做網絡傳播了;在河南努力做最好吃蛋糕的托斯卡納的老L;還有去家玩兒的X、網上一個群里的Y;回聲館的S。還有個重大發現:久已失去聯系的,我以前在某報開時的約稿編輯趙媛妹妹就在這里工作!今晚讓我們仿似穿越了人生的各個階段誒,看見他們也像看到了不同時期的我自己。
能夠得到喬葉老師忙里偷閑給我簽名的新書 特別愉快!
原來說好的是八點鐘左右結束,我計劃中準備帶牛仔去一個文創空間,和一群老友聚聚。結果,海匯中心這邊活動結束的時候都九點了。
從我離開一直到八點半,仔都在樓上的同學家,守在人家的電話機旁,他說:“我怕媽媽找不到我,會著急,所以就會一直守在電話機旁。”他認真地分別寫完了數學作業和語文作業,又分別打電話向我匯報。
八點四十了,同學的媽媽發微信跟我說:“姐姐,你一定要讓牛仔在我家吃飯,他說什么都不吃。是不是你有交代?”哎,我可沒交代啊,這個孩子可能覺得,媽媽要帶自己出去的,所以要信守諾言。我只好在微信上告訴他,要是餓了,可以在人家家吃飯。
后來,兒子回家后告訴我,他怕媽媽因為忙吃不好飯,想等著媽媽,無論在家還是在外面,要跟媽媽一起吃。
想想自己,作為一個媽媽,雖然學習好多關于溝通交流的技巧,但生活中看見自己的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反應慢、拖延或者糾纏于一些小事,我還是會控制不住的吆喝他兩句。此刻,心里暖暖的,暗提醒自己:“咱不著急,兒子很暖。”
孩子不抱怨我,默默想著我。我就感到幸福了。
想著些微細小的事情,今夜可以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