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學期我們在上海圖樂園的試驗,效果出奇的好,孩子們常常因為一個半小時的教學時間太短而自動延長課堂時間,迷戀玩游戲的男孩子們也都能夠自覺放下游戲,沉浸在編程的樂趣當中。每節課都能夠完成一到三個作品的孩子們滿滿的成就感。
這次泰國游學,深圳圖樂園的三個孩子從零基礎開始學習編程,三天時間,孩子們從打字練習,計算機基礎操作,scratch安裝和編程,他們從最初的緊張,慌亂,變得安靜,沉浸,甚至開始喜歡和享受其中。
僅僅三天的時間,是什么原因讓一個孩子愛上很多成年人也望而卻步的艱澀計算機語言。
除了孩子們天生的電子土著,他們一出生,這個世界就充滿了電子產品以外,還有什么讓一個人自動自發地愛上艱難的學習呢?
學會提問
學習編程,我教的第一課是正確提問。孩子們在面對計算機時一無所知,這時候我跟孩子們講的話好像是外語,很多術語聽不懂“文件夾”,“保存到桌面”,“搜索”,“訪問網址”……孩子們心中有無數的疑問,所以他們會習慣性問老師,“這是什么?”,“我該怎么做?”,“老師,我找不到?”……
如果我要做一個很nice的老師,那么課堂就會一片混亂。即使是1,2個孩子,我也應付不過來。
因此,我會先教會孩子們去問百度。有任何問題,先問百度。
但是問百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正確提問,百度才能提供更貼切的答案,而且最后還需要在很多條答案中篩選出你認為正確的答案。
求助百度,是很重要的學習方法,甚至很多成年人都不善于此??墒俏覅s希望孩子們的起點高一些,學會了這一項技能,就能夠為日后的學習節省數倍時間,因此在這里所花費的時間都是值得的。
刻意練習
相對于學校里的知識學習,編程無疑是更困難的,為何孩子們卻能在編程中產生心流?
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賴說, 想要達到心流狀態,需要學習的難度和技能正好配得上。 技能低學習難,就會焦慮;技能高學習簡單,就會無聊。心流是學習難度稍微比你的技能高一點點,你歷經一番忘我的掙扎把它完成。這樣不但做事做得有意思、感到時間過得特別快,而且還能不斷提高水平。
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習和工作,注意力高度集中。
這也是為什么學校教育不吸引人的原因。
學校教育圍繞統一的教學大綱,是一套標準化考試的知識要點。我們的教學都是填鴨式,直接向學生灌輸知識點,這種教學的最大問題不是知識太難 —— 而是知識給的太容易。學生還沒問,老師就已經給了。學生坐在教室里只是被動接受,沒有一個疑問、挑戰、掙扎、反饋的過程。
因此學生們很難在學校教育的學習中產生心流。
而編程課恰恰符合心流產生的條件。計算機的世界對孩子們來說是全新的,有一定難度,而我也不打算直接告訴孩子們答案。孩子們需要一上來就要說計算機的語言,和計算機對話,而不是求助我。
這樣他們必須通過一番疑問,挑戰,掙扎和反饋的過程,才能摸索著找到進入計算機世界的大門。
心流時刻的學習才更為扎實,有效。
浪費時間?
關于學習,家長們似乎過于焦慮時間。我常常聽到家長們指責孩子太浪費時間。而我恰恰認為一開始的學習必須要舍得浪費時間。
我總是從犯錯中學習,這是我學習的一個法門。
做研究生課題時,我當時需要在linux操作系統下安裝oracle8i,當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每次安裝都失敗,實驗室里的數據庫大拿都幫我解決過各種各樣的問題。
后來,有位田師弟找到了我總是犯錯的原因,他說我是必須要測試過所有的問題,才能夠放心按照正確步驟安裝成功的人。
從我那些年犯過的無數錯誤中,我學習到的就是,犯錯沒啥了不起,犯的錯多了,我就知道總有個正確的方案在某個地方等著我。我需要做的就是把它找出來。
因此,在編程課上,我很喜歡看孩子們犯錯,喜歡看他們在那些角落里兜兜轉轉,一邊犯錯一邊突圍。
任何時候,自主選擇,跌倒了爬起來,認真反思,然后進步,這樣的學習看似浪費很多時間,但是學習的效果卻是多維度的。這個過程孩子們除了知識,技能的學習,他們還需要摸索學習方法,覺察自己的學習態度,從而提升自信和成就感。
從而讓孩子們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
這次游學才剛剛開始,20天的時間里,我期待著你們的蛻變,希望你們在充滿荊棘的人生之路上隨身攜帶著最重要的學習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