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楊絳先生熱《我們仨》心得

圖片發自簡書App



近期開了微店,對這個店還在琢磨階段的我,剛開始擺貨就接到了第一筆訂單,有人要買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正恰我的上家書店有這本書,我的上家書店如約發貨。緊接著第二個訂單又有了,還是要《我們仨》。可這回我的上家書店遲遲不發貨,催促后,書店特別不好意思的回復說:書店本來有50本《我們仨》書的庫存量,可今天一上午就被訂光了。第二批貨要三周左右才到貨。我很吃驚地問為什么。書店客服說她也很奇怪,從凌晨到今天上午11點全是楊絳老人書的訂單,書店里所有她的書都被訂出去了。這些本都存了一年了,沒想到這半天就全賣光了,而且還有幾百份訂單等著,可書店已發不出貨來了。如果真的喜歡她的作品,為什么之前不買呢?

?“楊絳先生熱”所帶來的人們對她的作品的熱衷無可厚非,這幾天微信中的相關《心靈雞湯》看了也讓人很振奮,但具說不是出自楊先生的手筆。網絡時代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我對楊絳先生的印象是從幾年前一個養生節目里開始的,感覺她身上的那股精神才是真正吸引自己的地方。

? ?心胸開闊 快樂養生

? 也許對苦難的理解可以是這樣的,有些人認為苦難是抱怨,是倒霉,是無可奈何;而對另一種人來說,苦難卻是財富。楊絳先生的后半生經歷,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可楊先生卻是心胸開闊,談笑風生,在養生方面有她獨特的方法。記得楊先生在講解對涌泉穴每日按摩的方法、次數、按摩方向等頗有心得。理論與實踐,再加上自身情況三者結合,這可能就是她長壽的原因之一吧。

? ? 忠于愛好 樂在其中

?遇到過許多退休的老人,由于缺乏愛好,退休后常常沒有心靈寄托,整日不樂,特別是有些空巢老人,整日孤獨。楊絳先生給大家做了一個好榜樣,與書為友,全身心的投入到寫作中去,沒有抱怨,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一點值得年老時借鑒。

? ?直對苦難 勇于面對

《我們仨》的寫作過程,即是享受又是折磨。在家人故去,還能有勇氣重溫舊夢,寫出佳作,值得佩服。

? ?楊絳先生的那股百折不撓的精神,不僅讓人們看到了她人生價值的體現,更是對她的家人熱愛的升華。

? 過去已逝,未來在現在的前面,珍惜現在所有,且行且珍惜。

? ? 愛微生活 愛時尚健康輕雜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