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甲的《好好學習》里讀到這樣一些內容:
我們要利用自己的優勢,做狙擊手,而非敢死隊。狙擊手是利用自己的優勢,瞄準指定方向,一招制勝。敢死隊是最勇敢無畏,但是勝負難料。甚至,有時候派出敢死隊是要在失敗前的無奈之舉。(想起《敢死隊》這部電影里的人來了)
在他看來,秋葉(對,就是那個做ppt的大叔)聚焦在大學生和剛畢業的職場新人,就是做狙擊手。事實上,狙擊手(腦補電影畫面)策略之所以有效,是因為我們80%的成功,是由20%的決定引起的。而我們能夠做出高質量的預見性決定,是因為我們比90%的人更了解這個領域。
這時成甲舉了自己的例子,他在兩年前的一個清晨,就像我現在這樣坐在電腦前仔細思考這個問題:”我在什么領域比身邊的90%的同齡人要強?“
那么我也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吧!
我仔細思考,并跟胡先生交流后,開始敲起了鍵盤:
1、我的英語比大多數同齡人要強。
我大學讀英語專業,大四考取專業八級證書,現在還每天給女兒朗讀英文繪本,還學會了幾首英文兒歌。曾經應聘的外貿業務員,以及培訓班的英語教師,招聘方都對我很滿意;現在隔壁鄰居家大姐,天天找我教她女兒學英語。
上面寫了這么多,是因為成甲說:“你的本事是不是真的好,一個重要的標準是有沒有人愿意為此買單。”
2、我在育兒和早教方面,比大多數同齡人強。
我家姑娘在臨近的幾個村子里,都比與她相似年齡的小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強很多。2歲8個月的她愛唱愛跳,獨立自主,講道理,有禮貌,喜歡探索新事物,模仿能力也強,是個人見人愛的孩子。
我在懷孕期間開始讀育兒書,生完寶寶后開始實際操作。
語言方面:從我每天跟她說話到每天親子閱讀繪本,小娃比其他小孩的表達能力更出色,她的發音非常正確清楚。從13個月左右開始,每天都有新詞學會,14、15個月開始說句子,在一歲半的時候就能在第一次看到托馬斯玩具時,興奮地說出“托馬斯在扭來扭去!“這樣的表達完整到位的話;現在更是每天都能說出很多四字成語出來,還用得很到位。比如:撒腿就跑、口水直流、游來游去等等。
健康方面:小娃身體很好,我每天跟她一起做游戲,晚飯后帶她去散步(基本上下雨天也會去的)。出生到現在,只出了一次幼兒急疹外,發燒過2次,拉肚子1次。從爬開始到走路到跑跳,運動能力發展得很穩很協調,現在自己散步自己能邊跑邊走近1千米。
音樂方面:小娃喜歡唱歌跳舞,聽到音樂就會開心地嘴里哼著并扭動起小身子來。她能完整唱《小燕子》《數鴨子》《小星星》(小星星的英文版也會唱);相當熟悉的有《five little ducks》《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還有很多我們大人唱的歌,往往我們唱一句,她能接下一句。比如昨天寶爸唱的:“天青色等煙雨”,小娃邊玩玩具邊接:“而我在等你”讓人忍俊不禁。
其它方面:小娃的數學能數到22,但是有概念的三個事物以內;小娃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區分得非常準確。自己經常能玩過家家游戲,還會自己看書1個小時。
成甲還說:“我們只有知道自己能力的邊界,才算真正擁有能力。”那么,我也來分享一下我的能力邊界:
首先,我的口語不夠自信。我的筆試還可以,口語待加強。
其次,小娃的睡眠總是不夠科學,比如她的午睡總是長達3小時,叫都叫不醒;有時候在晚飯后,經常散步回來就睡著了,睡醒了就10點了,我們正準備睡覺呢,往往又要到1點才睡;現在正在調整。
對了,我還喜歡閱讀,喜歡寫作;還對學習樂器,比如吉他和電子琴很感興趣,其實我前年就買了吉他,卻一直沒有學;從小學起到大學,一直擔任班干部,喜歡與人交流,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
梳理完這些,我決定要繼續在自己的領域內投入精力學習,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優勢。
好了,我的示范作完了,你學會了嗎?咱們一起做狙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