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邏輯是什么?
1,分析一個公司的話,我們應該問哪些問題?
A這家公司的現金從哪里來?這家是怎么賺錢的?(商業邏輯)
B這家公司現金來源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公司的護城河)
C這家公司每年可以賺多少錢?(盈利能力的強弱)
2,賣竹竿的商業邏輯:
a竹竿:耐用品。
客戶就算有需求也不會等到賣竹竿人的到來,但開車賣竹竿的人來說,還有成本的,所以收益=收入-成本,如此就是負收益。
b有的賣竹竿人主要是通過賣竹竿作為一個入口。首先是工作時間出來,比如會在幫老人送竹竿到家后發現其他渠道,晾衣桿老化,空調架老化需要更換等等,然后會和客戶聊天建議中將自己的真正意圖自然說出。
c另外有些賣竹竿人可能是附近小賣部的老板,可能有客戶需要送電冰箱什么的,然后開車過去送貨,順便把竹竿或者架子也放車上,看看有沒有其他生意或者需求。主業是送貨,副業是賣竹竿。(此時賣竹竿的成本為零)
d不能立馬明白賣竹竿人到底是如何賺錢,但短時間看不出,那就需要觀察公司的具體運作方式
3,PPD的商業邏輯:
(1)例如1:法律咨詢公司的編號:PPD(——法律咨詢公司本來就很有錢,但為什么還要上市呢?且近幾年的年報,凈資產收益率和回報率都非常高。)
公司上市的目的:從社會募集資金,從而擴大生產。
把律師業務做成了保險事務。(美國人特別喜歡上法庭,所以非常需求律師,如此這個公司是針對中小客戶無法長期雇傭律師的情況),與500家律師事務所合作,實行外包業務。(Call center:將PPD與律師事務所連接在一起)
(2)例如2:麥道夫基金---老鼠倉:旁氏騙局
4, 中聯重科的商業邏輯:
重型機械制造業公司+銀行:施工隊只需要很少的一筆首付(5%)就可以購買重型機械,余下的讓施工隊慢慢還,而施工隊還可以將這個重型機械抵押給銀行取得貸款進行房地產投資。所以弄得他的應收賬款很多,現金流非常緊張(最后快破產的時候通過股權融資),甚至還向二級市場融資140億(是他固定資產2倍的金額)
5,分析商業邏輯的步驟:(看公司最近一年的年報+廣泛閱讀搜索公司的情報和新聞+年報數據)
(1)公司的產品:(帶著問題去分析一個公司的商業邏輯)
公司的產品,購買的對象,市場的容量,占市場多大份額(市場占有率)
(2)公司的行業:(公司依靠什么來支撐)
成本,規模,專利,無形資產,品牌
(3)公司的上游:公司的上游是哪些行業?以及是否受這些行業限制?
(4)公司的管理層:
a, 管理層是否具有遠見?
b, 是否喜歡股東來融資?
c, 管理層是否愿意回報股東?
d, 管理層是否喜歡報喜不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