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劍
夜,萬籟俱寂。
深山之中,松樹間隱約露一莊園,門匾上書四字:斷劍山莊。莊園雖已殘破,但恢弘之氣不減,當年定是威風百倍。
這斷劍山莊,乃三十年前的劍愁先生孔周所建。孔先生以劍法聞名天下,舉世劍客未有出其右者。后因劍成癡,得勝之后,必將對方手中兵刃帶走。十年江湖,踏遍九州,天下名劍,倒有太半入其囊中。百戰之后,先生嘆曰:中原劍法,豈可止于孔某?遂擲劍于地,竟自退出江湖,不問世事。
山門外,一個黑衣人站在那里。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恐怕也不會有人知道他的走。他不敲門,也不走,只是靜靜地站在那里,浸在這無邊的夜里。
不知過了多久,兩扇沉重的黑色山門,竟無聲的開了,露出一條同樣黑黢黢的小路,通往莊園深處。
黑衣人慢慢走了進去,消失在園內夜色之中。身后,兩扇門,又無聲無息的關上了,仿佛已將黑衣人的存在,全然抹去。
遠遠的,依稀能看到院落盡頭的房中,一顆豆大的昏黃燭光,在無力的搖曳。
黑衣人推門而入,空無一人。房間頗狹促,僅容得下一桌一椅而已。
黑衣人自顧坐下,又是一動不動。燭光黯淡,照在他臉上,雖模糊,也能看出是個端正的公子,只是眉間愁云慘淡,心事滿滿。
許久,他終于抬起頭,對著黑暗中說道:
“孔先生,學生丘來丹,仰慕先生已久。此次夤夜叨擾,實乃有一個天大的冤枉,還望先生主持公道!”
終于,一個聲音在屋內響起,但聞其聲,不見其人,語雖平淡,卻透著威嚴不可侵:
“說吧。”
丘來丹對著黑暗深施一禮,言道:
“先生,學生乃附近丘家莊人氏,與家父一同在鄉中私塾教書。本地有惡霸名曰魏黑卵,近日攀上了新來的知縣,氣焰愈發囂張,橫行無忌,魚肉百姓。前幾日,更是要將我家鄰居田地霸占。家父仗義執言,去官府告發,哪知衙門與他沆瀣一氣,反被他在公堂之上一掌打翻。可憐吾父,救回家中,連氣帶傷,不日吐血而亡。
“此仇不報,來丹枉為人子!
“然則這魏黑卵,武藝高強,百夫莫敵。一身金鐘罩鐵布衫橫練的功夫,延頸承刃,披胸受矢,刃毀矢折而毫發無損。他,有一百種方式,讓我待不下去,而我,無可奈何……
“先生,您縱橫多年,可否重出江湖,替天行道,為百姓除此大害?”
說完,來丹納頭便拜,360度的轉圈磕頭不止(不知道孔周人在哪里)。
屋中一聲嘆息:
“老夫退隱多年,江湖的血雨腥風,已不再過問。你,請回吧……”
來丹沉默良久,再拜叩首道,“先生既然心意已決,我不再勉強。然此仇必報,來丹雖殞身而不恤。望先生保重,學生去也。”
“且慢”,聲音道,“雖不能助你,老夫卻有寶刃可以借你一用,金鐘罩鐵布衫,不足為慮。”
來丹大喜,忙磕頭不止。
突然間,屋內金光大盛,地面上顯出來一個暗道,原來下面還有密室。
來丹降階而入,密室內燈火通明,一位白首老者站于中間,來丹上前施禮,老者笑道:
“汝孝心可鑒,老夫若袖手旁觀,豈不妄負一世俠名?老夫之劍,你盡管來挑……”
室內靠墻而立,有數排劍架,令人眼花繚亂。
劍愁先生指著一柄劍,道:
“此劍名曰含光,薄至無物,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有。其所觸也,泯然無際,經物而物不覺。何如?”
來丹搖搖頭。
先生再指一劍道:
“此曰承影,運轉如風。將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際,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識其壯。其所觸也,竊竊然有聲,經物而物不疾也。何如?”
來丹又搖搖頭。
先生又指一劍道:
“此曰宵練,方晝則見影而不見光,方夜見光不見形。其觸物也,然而過,隨過隨合,覺疾而不血刃焉。何如?”
來丹還是搖頭。
先生點點頭,來到最后一排架子前,啟朱漆盒一方,揭絨布而神兵顯焉,但見金光閃閃,劍身上霞光異彩,光芒流轉不止,似有靈氣護體,惡徒宵小之輩,不敢近焉。
來丹大喜道“有此神器,黑卵何足懼哉!”
執神兵于手,點按扳簧,朗聲道:
“110嗎,我爸叫人打了,趕緊來啊,就在斷劍山莊小區南門這兒!”
言畢,來丹喜不自禁,問先生,“敢問此劍何名?”
先生道:“此劍名曰魅藍note3,因為它快的漂亮,薄的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