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享不等于自私小氣,無需強迫孩子分享。
? ? ? 小太陽都是3到5歲左右的幼兒,最小的剛剛3歲,在玩玩具以及開展一些區(qū)角活動時,很多時候孩子們都愿意相互分享,有些時候發(fā)生分歧,通過老師引導(dǎo)也愿意相互商量,一起分享。但是有爸爸媽媽會說,小太陽在幼兒園還是會分享的,有時候爸爸媽媽都沒想到孩子會那么大方,因為在家里習(xí)慣了一切都是自己的。所以有時候家里就不愿意分享。
? ? ? 媽媽幾乎都碰到過這個難題:想讓寶貝把玩具分享給其他小朋友,寶貝就是不愿意,再三要求,最后卻搞得孩子哭鬧不止。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分享是自私、小氣、不禮貌的行為。其實不然,孩子的分享意識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隨著認知能力、社會化發(fā)展以及外在引導(dǎo)養(yǎng)成的。
? ? 每個周的周五是我們幼兒園美食分享和玩具分享的日子。很多時候,孩子們想帶玩具來幼兒園也沒辦法只能等到周五。
還記得我跟校車的這段時間,孩子們會帶著玩具來上車,很多時候我并沒有阻止他們讓爸爸媽媽帶回去,一方面我認為路途有點長,孩子坐車上也無聊,只要沒有危險性的都可以玩,但是另一方面到了幼兒園和孩子們約定好要放進書包,不能拿出來玩。
這樣每天早上都會有孩子帶玩具來,大家都會一起分享。一起玩,但是也不例外也會有不愿意分享的時候。記得有一次,最小的弟弟小九月帶了一個毛絨的雙節(jié)棍,好多孩子都想玩:“九月,可以借我玩一下嗎。”“我先玩,借我玩一下”“九月,我只看一下,借我看一下。”可我沒看到小九月直搖頭,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更緊。我沒有參與也沒有說什么。
過了一會,我就聽到這樣的聲音:“老師,他不借我玩”“老師我想要玩”發(fā)出了對我求助的聲音。我問九月:“愿意和哥哥他們分享嗎?”九月?lián)u頭,我就和孩子們說:“九月不愿意,我們不能強迫他做不愿意的事情,說不定等會他就愿意和你分享啦”。這件事就這樣過了,走了一段路程我聽到昱承激動的說:“老師,九月和我分享了,他借給我玩了,我就說他最喜歡我了,下次我?guī)ё冃谓饎倎砦乙惨o他玩。”
? 所以有時候“強迫分享”負面影響大! 強迫孩子分享會暗示孩子,他所擁有的東西雖說現(xiàn)在是他的,但未來不一定是他的,他的認知受到了挑戰(zhàn)。而大人如果不理解、忽略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的這些感受會更強烈,進而引發(fā)不安定感,對周圍的人與事都產(chǎn)生不確定的感覺。這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影響家長跟孩子之間的親子感情。
在家里如果孩子主動,或者在爸爸媽媽的詢問下跟別人分享了自己的東西,要及時的表揚,告訴他做得很棒,爸爸媽媽很喜歡他的分享行為。慢慢他會知道,分享行為是好的,是被贊許的行為,他就會主動分享,分享了被認可也會讓寶寶感到很快樂。
? ? ? 所以,爸爸媽媽請耐心等待,選擇慢慢來,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