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一山一水,旖旎人家,淺墨清韻,何處飛花,碧水飄萍,沉落煙霞,水墨江南,提筆入畫。江南的美,是朦朧而古樸的,乘一葉扁舟撐一支蒿,穿行在青山綠水中,兩岸是歷經風浪的班駁和亙古柔情的飄零,一泓清水所承載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跡和滄桑。
常說“水墨江南”,當姜偉把江南水鄉用水墨涂抹在畫紙上,我們便會驀然了解了這四個字的真正含義。水墨化作河水流淌開來,濃淡相宜的墨色賦予了青瓦白墻歷史厚重感的意境,寥寥幾筆勾勒,便把江南的花語鳥啼、綠風清歌,在一卷漾漫江南氣息的宋詞里淺淺綻放,在一張縈繞江南旖旎的宣紙上緩緩流淌。
姜偉
熱愛水墨、水彩,為藝術而生,以藝術為生。
姜偉的水墨江南系列作品中頗有吳冠中大師的風格,半具象半抽象的色塊、線條,以點線面的有機構成形式,營造出一種新的空間幻覺,在這跳躍與平衡、歡快與沉穩的起伏節奏中,蘊含著極為濃厚的畫意和畫境。
曾幾何時,文人墨客一襲長袖青衫,在幽徑徘徊,提筆描寫著風雅,著墨記載著年華。就如戴望舒《雨巷》所寫的“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而姜偉的畫記載著的卻是她獨有的江南情懷,如春風細雨,潤入筆尖,蕩漾于紙上,化作江南的水。
創作手記:一個漁夫,一首詩, 千萬個漁夫,千千萬萬詩。 我叔叔寡言少語,他是釣魚迷,如今年老,仍是水塘邊隱者,冬天夏天不論,閑余時一桿一凳寂靜地釣上一整天,太陽落山才肯回家,假如讓他重新選擇人生,他一定拋開浮華去某個水邊做漁夫。 漁夫辛勞,寂寞滄桑。 漁夫不會詩。 但每個漁夫的一生都是一首沉郁的詩。
——姜偉
姜偉拿起畫筆的時候,就像一個在水塘邊挽起褲腳的少年一般,用把單純的情感寄于筆尖,這些情感像江南水鄉的小河道,彎彎曲曲衍生出無數纏綿來。少年溫柔的夢里,是無盡的江南水鄉。歲月甜蜜,時光漫長。若要去感受時光里每一朵水花,該像是顧城的《水鄉》:我知道了/我有兩次生命/一次還沒結束/一次剛剛開始/在小竹門外,在小竹門外/我作為一個世界/把你等待。
(說明:本文圖片由姜偉提供,畫作為作者原創,未經作者許可嚴禁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