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1
? ? ? ? 初一新生上午報到,下午軍訓。軍訓四天。
? ? ? ? 要出發了,教學樓前,人山人海。各班班牌醒目地高舉著。幾米之外,家長們伸頸注視著自己的孩子——
? ? ? ? 一個家長沖過來:“老師,我孩子找不見了。她沒在隊伍里。”
? ? ? ? 我們剛查人時已經知道了,我們其他所有同學和老師也在等她。大家彼此基本上不認識。已經讓同學回教室找過了。我們已上報學校。年級組和政教處的老師也讓已經出發的老師在車上排查。
? ? ? ? “老師啊,你們別扔下她啊!”
? ? ? ? “放心。少一個人我們是不走的。”
? ? ? ? 孩子找到了。她自己上了一輛幾個班的綜合車。
? ? ? ? 要上車了,一位媽媽沖過來:“老師啊,我的孩子,她暈車。你一定讓她坐在最前面啊!”
? ? ? ? 又一位家長沖過來:“老師啊,我孩子有些感冒。你一定要叮嚀他吃”
? ? ? ? 一位媽媽,邊陪孩子走邊叮嚀:“要多喝水啊!
”我說:“放心,水多得喝不完。”
? ? ? ? 上車后,家長說暈車的女孩自己在第三排坐著,笑道:“我沒事!坐這里沒問題。”
? ? ? ? 到了教訓基地,在家長群看到孩子的照片,一位媽媽說:“老師,你讓孩子把長褲穿上,他帶的有。”
? ? ? ? 這個孩子體型異常。發的軍訓服他換了也穿不上。
? ? ? ? 軍訓第二天,一位媽媽說:“我今天中午發現他有感冒,晚上讓他吃點藥。他帶的有。”
? ? ? ——學生不允許帶手機的,媽媽已隔著幾十公里感受到了孩子的不適。
? ? ? ? 軍訓第三天,下雨了。兩位媽媽說:“老師,孩子忘帶傘了,麻煩你讓他買一把。”
? ? ? ? 班主任幾天多次從不同角度發了學生軍訓生活照片。
? ? ? ? 一位家長說:“孩子們都好開心啊,謝謝老師。能否給我孩子來個合影,好珍貴-”
? ? ? ? 一位家長說:“老師,有機會給全體女生來個合影,我們家妞到現在還沒見露臉。好期待!”
? ? ? ? 有家長說:“孩子們從今日起都是您的孩子了。請多多費心,您嚴加管教。”
? ? ? ? ——總之,一句話:“辛苦老師了,請以后多多關照。”
? ? ? ? ? ? ? ? ? ? ? ? 2
? ? ? ? 兒行千里母擔憂,感情上,都能理解。
? ? ? ? 可是,我親愛的家長們,你確定你是在養育一個初中的孩子嗎?
? ? ? ? ? 這就是你給一個剛上初中的孩子的第一堂家庭教育課啊!
? ? ? ? 在這一節課上——
你告訴孩子:你不行!你不知道安排自己的生活,你不會與人溝通表達訴求。
你告訴孩子:你很弱!你需要時時事事被特別照顧。
——你的孩子,在一個新的環境中,在最需要證明自己展示自己的時候,因為無比關心他的媽媽,沒有了尊嚴……
——你的孩子,從你一句句的叮嚀中,感受到的是悲涼與無助。
你讓他,用怎樣的心態,來迎接接下來的三年初中生活?
? ? ? ? ? ? ? ? ? ? ? ? 3
你可能說,孩子平時就不會多喝水,不知道添減衣服,不知道……總之,在父母眼中,孩子不知道的太多太多了!
那么,爸爸媽媽們,這十多年,你教給了孩子什么?
你又怎能指望,一個初一的孩子,就學會一切的生存技能嗎?
退一步說,你的孩子,真的需要按你的要求喝水、換衣服、吃藥嗎?
你可能只是自己以為而已。
臺灣散文家張曉風在送孩子第一次進學校時說:世界,我交給你一個孩子,你將還給我一個怎樣的青年?
從孩子到青年,他會體驗被關心的溫暖、失敗的甚至被羞辱的痛苦、無奈吞下的孤獨、不知所措的迷茫、一步步努力的艱辛、些微進步的喜悅……沒有這些種種豐富的滋味(養),孩子怎能成為一個健康的青年?
這種歷程,都是你無法全部陪伴的。
這是屬于他自己的生活,是一個生命最獨特的體驗,請您禮貌退出。
你可以關注,可以著急,可以興奮,需要的時候也可以搭把手。但是,你永遠沒有必要以愛的名義參與一個生命的體驗,他需要被尊重。
父母們,你的孩子,他已經進入初中了,他需要獨立地面對新生活。請看著他的背影,目送他,且祝福他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