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懺悔,多是虛偽的自我寬恕

《一把青》里,空軍眷屬村的女眷之間的情誼并不如表面上那樣美好。

師娘秦芊儀本是師范大學的高材生,家底頗豐,卻為了愛情和大隊長私奔。朱青來尋找513的時候,她還苦口婆心地用自己的經歷來勸導朱青不要嫁給空軍。丈夫在天上九死一生,妻子在地上提心吊膽。每當有空軍犧牲,家屬便會把一切怨憤發泄在師娘身上。副隊娘心直口快,無一分城府。朱青純真善良,為了一個執念遠走千里。停戰時期,這三人漸漸相知相惜,成為了好姐妹。

然而,一旦危機爆發,誰都會翻臉無情。平日里最疼惜朱青的秦芊儀為了保護丈夫,將朱青兩度送進監獄。秦芊儀痛苦不已,但她仍然做出了那種殘酷的決定。最終,她的丈夫精神崩潰,在家自縊。丈夫去世后,秦芊儀再無牽掛,這才認下所有罪行,將朱青解救出來。

秦芊儀首要考慮的是丈夫的安危,再是朱青的自由,似乎把自己放在最末尾的位置——但她才是最自私的人。她用犧牲他人的做法來維護自己不堪一擊的小家庭。朱青最終原諒了秦芊儀。我無法接受這樣一種扭曲的姐妹情。如果秦芊儀的丈夫沒有自盡,她仍會選擇守在丈夫身旁,而不顧朱青深陷牢獄。無論出賣對方的理由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所愛之人,秦芊儀都無顏再面對朱青。


《贖罪》的小女孩更狠絕。因為青春懵懂,她對姐姐深愛的男友羅比心生向往,又因不可得而嫉恨,指證無辜的羅比強暴了另一個女人,致使一對戀人慘痛分離。長大后,她才醒悟,但大錯已然鑄成,對兩人的傷害無從彌補。她在自己寫作的一本書里給了他們美好的結局,告訴眾人:“I gave them happiness.”這種惺惺作態,令人作嘔不已。


《密陽》里,申愛在一次綁架案中痛失愛子。經過長久的掙扎,為了放過自己,她去探視殺子仇人,對他說:“我寬恕你。”但那罪犯早已“得道”,被信仰的神明接納,自我原諒。申愛崩潰了,從此質疑一切,人生徹底被毀壞,再無一絲陽光。


最后,要提起《國王排名》里精神分裂的劍圣多瑪斯。他被國王委任,傳授大王子波吉劍術。他的信仰是強大的國王,絕不躲避敵人,以絕對力量正面迎戰。即便波吉體弱,拼盡全力仍不如人意,即便這對師徒來說都是煎熬,多瑪斯還是照本宣科,高強度地訓練波吉。國王病逝后,選任新國王時,他認為波吉難當大任,便投票給了二王子,被二王子痛斥為不忠之人。為了取得新國王的信任,他立下了投名狀,在旅行途中暗殺波吉。一向講究正面迎敵的多瑪斯,選擇了毒殺和推下懸崖的做法。他的忠心,只是對強者的忠心,隨著時移世易,變幻無常的忠心。即使他曾為波吉學手語,為波吉熱淚盈眶。

將波吉推下懸崖后,多瑪斯癲狂而笑,又痛哭流涕,在與霍庫多的打斗中,懺悔式地斬下那只推了波吉的手,后來還到刑場解救失職的霍庫多,更意欲自盡。但當他聽說波吉生還的消息后,很快重燃斗志,壯懷激烈地要趕赴回波吉身邊——贖罪?還是進一步的加害?我已看不透這個人的行為邏輯了。波吉幸存,讓他有機會懺悔,并不代表他犯下的罪責就可以被贖清。當他伸手把波吉推下懸崖的那一刻,不忠不義、罪大惡極的性質永不可更改。看到此處,作品似乎是在表達人性的多面,如多瑪斯,即使犯下滔天罪行,只要他真誠懺悔,九十度鞠躬來個鄭重的“斯密馬賽”儀式,就能得到解脫。去他的斯密馬賽。多瑪斯,非人哉!

懺悔,只能是自己對自己的反思和裁決,若向受害者乞求原諒,不過是另一種傷害和道德綁架。有的人,犯下惡行后故作懺悔之態。他們并不需要對方的寬恕,而是為了理直氣壯地放過自己,求得一種虛偽的心安,躲避社會公德的審判——如秦芊儀,畢竟朱青都原諒她了,旁人怎好再多加指責;如《贖罪》里的小女孩,雖然那對戀人現實中被拆散了,但她在書里給了他們美好的結局;《密陽》更是絕望,犯人都自我接納,邏輯自洽了,哪里還需要受害者痛苦萬端之后的寬宏大量;如多瑪斯,得知波吉無恙后,還恬不知恥地打算前去侍奉。

生活里若遇到此類人,只有一個建議——盡可能遠離,否則,若他真的不小心或者被其他的理由所脅迫,不得已捅你一刀,你尚且血流不止,他還能一臉真誠地道歉。仿佛不原諒他,倒是你的錯了。如此,我們獨善其身便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