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美學啟蒙

像我這樣的80后,從小接受美學教育的恐怕不多。中學時,那些被數理化霸占的美術課、音樂課,足以證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過是一句空談,成績好才是王道。

當審美無法折算成高考分數時,美育成了陽春白雪、附庸風雅。

時過境遷,當我們這一代當上媽媽后,應該不會再認為美學是奢侈品了吧。藝術本該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審美原本就是天性使然,我能做的應該是喚醒孩子對美的愉悅感受。

審美,刺激大腦各種功能活動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看文學作品到動情之處潸然淚下,電臺里無意聽到的歌很想知道名字,喜歡封面而買下一本書、一張光盤或一本雜志,這些都是審美心理活動的外在體現。在審美的過程中,我們感知、理解、想像、聯想、回憶。如果幾個月的小寶寶,聽到一段旋律也會停止哭鬧,你還會介意孩子太小是否能看懂那些名畫嗎?

審美,是綜合素質的呈現

如果一個女生很喜歡打扮,但給人的感覺不是差強人意,就是用力過猛,這種情況真的不是看幾本時尚雜志就能解決的。品位,即對美的感知,是綜合了你的觀察思考、見識閱歷、興趣愛好、智商情商、文化傳承之后的無意識表現。但是,當我們采取一些方法來有意識提升品位時,又起到了倒逼作用,深刻你的思考,豐富你的興趣、拓展你的眼界,提升你的境界。

審美,讓自己更快樂

出門的時候,我會因為特別搭配了一條絲巾而開心一整天。辦公桌上的一小盆綠植也會讓緊張的情緒放松下來。喝水時,不是隨便用一個喝完的蜂蜜罐,而是精心挑選的杯子,感覺就會不一樣。對美的敏感,讓我們在習以為常中去發現和創造細小的美好,給無聊、煩惱、壓抑的負面情緒找一個出口。

審美帶來更多的自信

我的姑姑品位超贊,在我小的時候,也就是90年代初吧,她的衣著和居家裝飾就充滿了藝術氣息,現在看來也不過時。她給我設計過一件湖藍色的燈芯絨圓角邊外穿襯衫。一天下雨我們去逛街,我下面搭配了一條咖啡色暗花健美褲(就是可以踩在腳跟上,有縮腿效果那種),雨靴正好也是藍色的。我們走進了一家服裝店,我用余光看見店里有人正在評價我的穿著,分明感受到對方的認可。那時,我不到十歲,還是喜歡鮮艷衣服的年齡,我第一次領悟到樸素、簡約、大方,色彩搭配之美。這個總結成了我的秘密武器,很長一段時間都感覺自己比同齡人對衣著更有發言權,這種自信現在看來很盲目,但是給我的成長注入了更多自信。

再功利一點講,審美讓人更具有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種軟實力在未來將更具競爭力。

總而言之,審美能力看起來很虛,不好量化,但是很重要,對個人具有極大的正面影響力。所以,我也一直在思考孩子的美學啟蒙,思來想去也挺泄氣,除了熏陶,好像也沒有更好的方法了。

下面就來分享一下我的全方位立體式熏陶策略吧。

美術

前幾天,帶芳芳去上創意課,其實就是做手工,把礦泉水瓶涂上顏料變成花瓶。孩子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挑選顏色,有個小朋友說要藍色,等老師在盤子里倒上顏料后又說要紅色,老師一邊擠紅色顏料一邊問,要不要試試紅色和藍色調在一起是什么顏色呢?一旁的芳芳答了上來,紫色。老師很驚訝,不得不承認當時心里還是涌上了一絲不動聲色的得意。

后來又邀請小區鄰居家小朋友來家里玩,用顏料畫畫時,小朋友的媽媽說我給孩子玩的東西很超前。

其實,芳芳1歲多時我們就開始用水粉顏料在調色盤里調各種顏色,在紙上亂畫。調色時我就一遍遍重復,紅色加藍色變成紫色,紅色加黃色變成……所有顏色調在一起會怎么樣呢?亂畫也不要緊,彎彎曲曲畫一條線,就是蚯蚓、小蛇,畫不規則的圈,變成了蝸牛、點幾個點,就是星星。

芳芳最近很喜歡桃紅色,什么東西都要桃紅色,她問我喜歡什么顏色,我就說什么顏色都可以變得很漂亮啊,關鍵是要搭配好。然后我就把自己喜歡的搭配畫給她看,桃紅色配上草綠色,紫色配上深綠色,淺灰色和粉紅色也很搭,芳芳受到啟發,也把不同的顏色涂在一起,我們就討論好不好看。后來,我們又在毛筆上蘸上各種顏色,畫出了一道道彩虹。

除了自己畫,當然還要多看,在我看過的繪畫里,我最喜歡《小豬佩奇》

還有《寫給寶寶的世界名著》

畫風,色彩搭配得非常美妙。

還有之前我寫過的,看畫展、看名畫畫冊,如果擔心孩子看不懂會無聊,那就和TA互動,就像在看繪本一樣,數一數畫里有幾個人啊,在干什么呢,有一個小動物藏哪兒去了,最好再編一個故事,我就不信寶寶會不愛看。

音樂

我在《一起歌唱》里寫了我和芳芳一起唱的歌,因為我不厭其煩地唱啊唱,芳芳現在估計能唱30首歌了吧,其中包括國歌。我鼓勵她每次上早教課表演節目都要唱一首沒唱過的歌,有時候新的歌還沒學會,就自己編一首歌來唱。

唱歌,除了像亂畫那樣亂跳一氣外,我還受到早教中心啟發,買回來一堆樂器,鈴鼓、沙錘、三角鐵、鋁板琴……演奏樂器成了在家玩耍的固定節目,一邊唱歌一邊敲出節奏,芳芳一歲多時就可以用一邊唱“一只青蛙一張嘴”,一邊用鈴鼓拍出準確的節奏。我從不以為她有什么天賦,無非是熟能生巧罷了。

前幾日在朋友圈里看見一位媽媽分享了一段經歷:之前因為打開方式不對,上來就帶孩子去看成人的大部頭音樂會,導致小朋友對音樂抵觸,沒想到在北大百年講堂繪本交響音樂會上,孩子們嗨翻了,音樂會的名字叫放屁大象吹低音號。

哈哈看名字就知道多有趣啊。

我們在家也經常聽古典音樂,其實有時候我自己也聽得勉強,就買回來一些英文童謠的CD,音樂英語兼顧,這個分享倒是給了我啟發,爵士樂、輕音樂、民樂,都可以嘗試嘛,甚至流行歌曲又何妨,如果自己都不喜歡,又怎么去感染孩子?。?/p>

園藝

我家是沒有花園的,綠植也不多,所謂園藝,就是幾碗肉肉,還有火龍果籽長成的綠色“毛毛蟲”。為了芳芳逼著自己改變,養起了水仙,在鄰居的啟發下訂了“花點時間”的每周一束鮮花,有事沒事,剪個花枝,聞聞花香,擺弄擺弄,也算是玩具吧。

我翻出一個喝龍舌蘭那樣的小玻璃杯給芳芳當花瓶,把小小的花骨朵插里面,別致得很?;ㄖx了就倒掛在衣架上晾成干花,搞得花瓶都不夠用了呢。

衣著

反正,現在我是左右不了芳芳穿什么了,她堅持連續半個月穿同一件外套,襪子只喜歡那雙桃紅色的,還好北京干燥,晚上洗完一早起來就干了。小褲頭三件裝,有條桃紅色,兩條白底紅花,我硬是跟芳芳確認她會三條輪流穿才買的。

難得在ZARA買了一條藍色條紋背帶褲,因為不是桃紅色的芳芳就是不肯穿,逼得我只好在上面逢一個桃紅色蝴蝶結。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只能不失時機地表達一下我的建議,比如顏色要呼應,質地要搭配,縮腿褲穿起來比較利落,最后一定不忘加一句,你自己決定。

作為媽媽,內心一定要強大,才能眼看著寶寶穿著怪異或者土氣地出門,而不動聲色吧。

我還能做什么呢?只剩下學著讓自己穿得有品位,潛移默化地影響她吧。不要以為孩子注意不到,我下班回家時,芳芳來開門看見我換了身衣服,就會問一句媽媽,你怎么穿這個呢?上班出門時,她還睡著呢。

日常

這是一個兜底的選項,藝術就是生活,所以盡量在日常中多一些美的點綴。

塑料調料盒和肥皂盒被我悄悄換成了陶藝、壓箱底的茶具搬出來擺在顯眼的位置,挑幾幅自己的畫嵌在相框里,還真像那么回事,恕我之前太邋遢,所以只能一點一點改變,我相信芳芳會看在眼里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中級四期 堅持分享第227天 2017—11—05 一、六十華誕 祝福實驗 今天是...
    禾雨分享閱讀 238評論 0 0
  • 當今時代,信息處處可得,直接導致了其價值的相對減小。相反,現在越來越重要的是具備這樣一種能力:把信息置于某一情境之...
    SHEKNOW閱讀 570評論 0 1
  • 曾幾何時,世間還記得嗎? 楓葉紅了,滿面秋霜 那些年歲月都已過往 誰踩著樹葉輕輕落 自己也慢慢老去 那就這樣去...
    風夢明珠閱讀 285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