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已經很久不再看青春校園這類的故事了。除非是看到眼熟的作者,才會買來一本,但是大多數是因為閑來無事買來打發時間的。后來連打發時間也不需要了,就沒買過了。我覺得,到了現在的這個年紀,不能說心如止水,但是像十六七歲的少年少女那樣小心翼翼的欲語還休的小心思,是沒有了。
但是這本書,當我從微博上刷到消息的時候,我就知道,這一本書會被我帶回家。
因為作者是林梔藍啊,是那個寫起暗戀絕對是掏心掏肺的林梔藍啊。
所以這本書我還沒有收到,還沒有看完的時候,書評的標題我都已經想好了。這是我最近單曲循環的一首歌里的歌詞——
你之于我,一紙難盡言。
就像顧決明之于江芒。
2
我看書有個習慣,就是先看自序和后記。不過,這次我只看了自序,沒有提前看后記。因為當我看完自序就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整個故事。
連續看了好幾個晚上,才看完。我得承認,我一個即將奔三的人了,又被林梔藍虐哭了。我不知道別人的青春如何,我只知道我的青春,我的無人問津毫不起眼的青春,都是在暗戀一個人里度過的。
林梔藍的小說有個很大的特點,熟悉她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她最擅長的是那些不為人知的小心思。對于暗戀的心理描寫,簡直是一戳一個準。
前面的兩章,江芒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意在遠離顧決明。她表現出來的,都是讓人覺得她其實很討厭很討厭顧決明。其實那個時候,我猜測,在江芒的心里她已經喜歡上顧決明了吧。可是那么優秀的,那么溫柔的,紳士的,笑起來讓人如沐春風的顧決明,是不會屬于她的吧。所以,趁現在還沒有到不可自拔的地步,離他遠點吧。
可是啊,當你在心里越想要遠離一個人,現實里你就多想和他在一起。我的傻姑娘江芒,她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顧決明的身邊,或者說允許顧決明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她的身邊,占據她的每分每秒,變成她的不可或缺。
顧決明告訴她,覺得她很有內涵,跟她在一起會有很多話可聊。于是江芒就天真地以為他只想跟她聊天,或者說,她誤以為自己會成為他生命里的那個唯一。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他是會喜歡上別人的啊。
他的溫柔會給了另外一個人,他的買醉也是因為另外一個人,他的眼淚也是為了別人而流。
而你,從來都不是他的唯一。
3
這本書里真正讓我淚奔的是江芒孤身一人去北京的那段。喜歡一個人果然是會令人變得勇敢,哪怕前路茫茫,你明明是單槍匹馬,可你的心里裝著一個人,那個人就是你的力量,你的燈塔,讓單槍匹馬的你以為自己所向披靡。
隔了五年的時間,江芒終于肯承認自己的感情了,也終于敢去面對自己內心的不舍了。于是這一次,她不再是等著顧決明走向她,而是勇敢地義無反顧地奔向顧決明,那個笑起來溫柔如春日的少年,那個能夠讓她兵荒馬亂的少年。
這一段藍藍描寫的很細膩,如果你也曾暗戀過一個人,一個注定得不到的人,你就會知道那是一種什么樣的絕望。
被拒絕的江芒痛哭流涕,時隔五年,她還是沒有擁有他。
后來顧決明選擇跟江芒試試,江芒答應了。其實那個時候的江芒心里也不是沒有顧慮的吧,她會考慮到萬一顧決明只是把她當備胎呢?可是她還是選擇跟他在一起了,跟他試一試,萬一呢?萬一在試一試的過程中,顧決明真的喜歡上她了呢?
可惜,老天總是對江芒太殘酷。試一試之后,顧決明還是沒有辦法喜歡上她。
直到后來她在電梯口跟顧決明擦肩而過,她才明白,原來他可以喜歡上任何人,可以把溫柔展現在任何人面前,但是她江芒不在那個“任何人”的范疇里面。
4
姜澤這個角色,是整本書里我最喜歡的。干凈明朗,自帶笑點,跟這樣的男孩子在一起很開心的吧。喜歡一個人就直接告訴她,哪怕她心里還住著一個人,也在她身邊隨叫隨到,在她喝醉的時候送她回家,在她北上找的是別人的時候,也跟著她去了。他就是在等著一個機會。
其實姜澤就是另外一個江芒啊。
愛的人都如出一轍,被愛的都無動于衷。
番外里面的那個問題,如果姜澤先遇到了江芒,那么他們的結局是不是不一樣?
我想,會的吧。
可是命運這回事,遇到誰,或早或晚,都是被安排好的,而不是我們可以主動選擇的。
感情貌似都是這樣,你喜歡她,她喜歡他,而他又喜歡她。從來都是追著那個不可能人的跑了一圈又一圈,跑得精疲力盡,跑得身心俱疲,跑到最后,你終于只能看著前面那個令你歡喜的背影越來越遠,變成一個小黑點,慢慢消失在你的視線里,最后徹底淡出你的生命。
5
也算是巧合吧,就在我在朋友圈刷到以前喜歡的人秀恩愛的動態的時候,沒過多久就看到藍藍的簽售會的那個宣傳海報——明天我就要嫁給別人了。
是的,他最后也娶了別人。
如今的藍藍身后也不是空無一人了,有了可以依靠的肩膀。這樣真好,藍藍,希望你到站了。
以前我總是在心里演練各種去他婚禮現場的情景,畢竟摩羯座就是內心戲也別豐富。也曾經在微信上跟他說讓他婚禮的時候通知一聲,讓他放心,我不會搶親的。他也答應了。
以前總覺得他結婚了,是無法真正去祝福他的。不過現在,畢竟長大了,看到朋友圈里他偶爾的秀恩愛,也會替他開心,并且真心實意想要祝他幸福了。
人生這么長,以后無論有什么大風大浪,終于有一個可以站在他身旁和他一起,風雨同舟,并肩作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