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胖在香帥專欄發布會上提及“價值聯網”,對我觸動很大,所以不能不寫點文字。
羅胖在講到價值聯網時,舉的事例很精彩。大意是說,他目睹過某農民因拆遷而致富,開賓利去街上賣烤白薯。農民之所以因拆遷受益,不過是恰好居住在不同的價值網絡的邊緣,而有機會被新的價值網絡吸納。這是重點。
羅胖說到,互聯網是第一代,第二代是物聯網,第三代則是價值聯網。他甚至放言,不出五年,價值聯網必將大放異彩。在我看來,價值聯網這件事其實一直存在,只不過技術的發展將為價值聯網提供更好的現實條件。就像我之前說,共享經濟并不新鮮一樣。
價值聯網,價值是核心,聯網是手段。二者都很重要,不可偏執一端。
先說價值。價值一詞怎么理解呢,在我阿丟看來,無論是經濟學還是哲學上來講,其實應該是一樣的,都是在描述不同事物之間的作用力,這是一種怎樣的作用呢,它是有益的。比如你看阿丟的文章,感覺有收獲,有益,就是在說是有價值的,盡管我們之間不涉及金錢。當然這么說也不太恰當,經濟學研究的不只是金錢,這點大家應該都十分清楚。經濟學上講的成本包括隱性成本在內。時間就是一隱性成本。你看阿丟的文章要耗費時間,同樣的時間,你可以去做些掙錢的事,即是說,你讀文章這一行為也是種消費。這點清楚了,我們再看馬克思對于商品的定義: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你是不是感到認知有點顛覆。哪怕你讀文章這件事,沒給阿丟一分錢,但這也是一種交換,阿丟用文章換取了你的注意力。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話是對的。
以上一段是阿丟邊寫作邊引出的思考,并不在寫作提綱之列。天吶,怎么這么神奇?寫作是一件多么棒的事。
回歸正題。提綱上我想聊的是價值的三方面,或者說從三方面來談價值:認知價值、行動價值和物質價值。這是價值從萌芽到最終落實的三方面,缺一不可。
首先是認知價值。隨著“知識付費”的發展,認知力多么寶貴我就不多談了,很多時候,認知真的就決定你的行動。如果是雞湯文,我一定要在此處添加一兩個煽情的故事??上П疚牟淮蛩銓懗呻u湯文。阿丟默認你的雙商一流,就不多費些文字了。
改變認知的信息才可以稱之為知識。那么,知識的價值呢,不僅在于“知道”,更在于使用。比如,阿丟知道怎么追一女孩,但不付出行動,只能稱之為YY。YY的價值自然和行動不可相提并論。眼高手低,是知識分子的通病。事實上,沒有行動,也就沒有了檢驗與反饋,所謂的知識,也不過是自說自話,只能起到保護那點可憐的自尊免受傷害的作用。
行動價值之后是物質價值,也就是說,價值從最初的極度自由快速振動的信息形式,一步步質化到終歸落地。好比你的一個想法,經過行動之后終于換來了白面饅頭可以用來填飽肚子,得以維持生存,只要是人,誰都離不開物質生活。
經過以上對價值的剖析,再進行價值聯網時,你應該清楚你是在哪個方面或者說以哪種形式在聯網,再次強調,認知價值、行動價值、物質價值三方面是統一的,是三位一體的。
最后說說聯網,聯網的目的是創造聯系,我們說價值也好,創新也好,都是在聯系中創造的,孤立的事物沒有價值。只有將不同的個體,聯系起來,協同起來,作用起來,才能創造一個個的價值體。因此,你要從當前的價值網絡過渡到別的價值網絡,最好的方法就是接近它,暫時做不到物理接近,也要精神接近,經過不斷努力,精神一點點物化,你變成了另外一個個體,于是你自然而然地定居于所向往的價值網絡。
不同的價值網絡之間,往往是幾何倍數的價值差異。價值網絡間的躍遷,自古存在。古時學子往往通過中舉而躍龍門。今天呢,互聯網越來越發達,人和人之間的聯系前所未有地密切。你實現成功的機會只能說越來越多。這是一個越來越好的時代,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