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方面的貧窮是最大的貧窮。
貧窮的地方人們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們未來的收入回報率也會相應增加。
而現實是,越貧窮的地方,教育條件越落后,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低。加之新生兒出生率比較高,一個家庭有好幾個孩子需要撫養,生活中總有意外用錢的地方,比如疾病、自然災害、死亡等等,所以窮人存不下錢,孩子也容易輟學。
即使有些家庭勉強可以供小孩讀書,但是因為教育資源極其有限,教師水平低等原因,家長和孩子也對學習不重視,學到的知識也非常有限。
這樣就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之中,因為受教育程度低,謀生的技能有限,憑著干些力氣活賺一些錢養家糊口,實在捉襟見肘。
比如非洲一些地區,人們預防蚊種叮咬的蚊帳十分便宜,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舍不得錢買,所以好多新生兒就容易被蚊蟲叮咬,染上瘧疾等疾病。
2.很多窮人需要錢,卻很少能享受到貸款政策。
書中講到二十世紀的發展中國家的一些小額貸款體系,很顯然,很多正規的為窮人提供貸款的組織都維持不下去,因為違約率是非常高。他們在窮人身上賺不了多少利息還要面臨很多喪失本金的事情發生,在衡量過人力、物力投入成本以后,很多的民間正規借貸組織最終將目標放在了大型企業和富人那里,或者起碼中層階級以上。
即使有部分正規的組織提供窮人貸款,但是提供貸款所需手續多,申請的持續時間長,很多窮人沒有條件貸款,或是有條件貸款,但是申請下來的時間又太長,就選擇了民間高利貸。
民間高利貸的利息十分高,如果按時間沒有還上,利滾利,很多窮人可能因為一次家人生病就陷入了經濟危機中,承擔這巨大的利息,最終可能被壓垮。
這樣窮人在辛苦勞作之下,本來已經岌岌可危的生活又要面臨高利貸的盤剝。實在是最弱勢的一個群體。
3.很多窮人在童年時期營養不良,對一生都產生了很多的負面影響。
書中講到:“盡管對個人成長來說,基因構成的確至關重要,但人類在身高方面的基因差別是極其微小的。如果第一代母親的孩子身材依然十分矮小,那么部分原因可能在于,這一代母親在童年時就營養不良,因此才會生下身材矮小的孩子。”
一個無情的事實就是:不論在窮國還是富國,身材高大的人都掙得更多。
對于一個人的身高來說,真正起作用的是童年時期充足的營養攝取。一般來說,童年攝入充足營養的人都會更高大、更聰明。正因為他們更聰明,才會賺到更多的錢。
書中講到:童年時期的營養不良會直接影響成人的處世能力。因為童年營養不良,會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個子矮小,使得兒童在上學時候,成績欠佳,又容易自卑,而對以后的處世能力產生了一系列影響。
然而很多窮人并沒有意識到,讓自己及子女吃的更好有什么價值,他們并不完全了解微量營養素的重要性。他們在選擇食品的時候,主要考慮的不是價格是否便宜,也不是有無營養價值,而是食品口味怎么樣。
他們會因為害怕丟面子,花很多錢置辦婚禮、葬禮等。這些上面花的錢越多,來年他們就會變得越沮喪,孩子的食物和教育就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