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要不秦淮香艷,要么屠殺沉重。對于南京,歷史太過厚重。
因為工作關(guān)系,來來往往了好多次。但大都,來去匆匆,當天往返。
這次,也一樣,只有大半天的時間,選擇了熟悉又陌生的老門東。
菊花臺公園
因為酒店就在附近,所以就去對面的“菊花臺公園”溜達一下。有人說,這附近比較偏僻,功德碑較多,最好晚上不要出來逛。酒店旁邊就是荒山,冬日看去確實有點荒涼,瘆得慌。
公園很安靜,人不多,拾級向上,竟然有點隱隱的害怕。南京前幾天剛剛下過雪,陰涼處還留有不少殘雪。
然后,然后我看到了一處明顯的標志 - 九烈士墓,哦,原來朋友所說的功德碑是指的這里啊。
秦淮河
從安德門地鐵到三山街,很快。雖然是數(shù)九寒天,梧桐樹葉干枯落,但是高大的樹干樹枝依然挺立,風姿傲骨。
很多人說,南山美齡宮的梧桐猶如美麗的“項鏈”,浪漫多情。其實,遍布大街小巷的梧桐樹,豈不也是南京市的項鏈嗎?在很多老南京的人心中,在樹下行走,夏天的涼爽依然感念在心。
不同季節(jié)的梧桐,有不同季節(jié)的風韻。落下的葉子,或在道路上被清潔工人清理,或者在房檐上默默陪伴。
許是時間久了,有些地方甚至長出了茅草,相伴相依。
欣賞美景的美女
一路走,忽然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歷史感的小區(qū)。
好奇心起,走進去看看。果然有內(nèi)涵,石板路,下雨天叮咚作響的街道,故名琵琶巷。
老門東
南京的老門東,就是南京京城南門 - 中華門的東邊,統(tǒng)稱都是“門東”,但是現(xiàn)在主要就是劃定的這個所謂旅游區(qū)了。
駿惠書店
該書店是舊時安徽考生到南京參加科舉考試前讀書休息的地方,重新修繕后,看起來還是蠻好的保留了徽派建筑的特點,高聳的馬頭墻,天井,青磚鋪地,古色古香,果然不失為“南京文化地標”“中國最美書店”
問渠茶館
可惜目前看不到品茶,在樓上?
只有在售賣的茶類餅干小吃等
問柳菜店
到處都在“問”,問誰?
德云社
屢次經(jīng)過門口,但是從來沒有進去過。
相聲,貌似沒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但郭德綱依然值得尊重。
上江考棚
安徽舉子到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預試處,據(jù)說是遷移過來的。為什么是安徽,因為安徽處于“長江上游”,故稱“上江”。
各種小吃
排隊好久也沒有買上的酥餅,淚奔
特色街道
箍桶巷 - 相傳明朝首富“沈萬三”家的箍桶匠住在此處,故得名
如今的箍桶巷,是老門東的核心街道(中間的主干道),兩旁店鋪林立,繁華異常。
三條營 -明代朱元璋的第三條營房,如今被各種美食代替,很是熱鬧
朱元璋建設(shè)營房,因為靠著城墻邊,就命名為邊營了。
老門東沒有夫子廟繁華,人多。
但是保留這樣一處歷史的痕跡,怕是一個城市的血脈相傳吧。不忘國恥,也不遺忘過往,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