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工作比較忙碌的一年,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寫作這項技能,強迫自己每隔兩周寫一條音樂短評。這個節奏正好與二十四節氣相當,于是選擇每個節氣的第一天進行發布。實在沒時間寫,就用已發布的評論填補。
2021年1月份,忙著找房子、搬家,暫時顧不上寫作。為了兌現之前許下的諾言——一個月至少更新一篇長文,趁此機會,把之前寫的音樂短評進行梳理,整合成一個樂評集。這與兩三年前的情形何其相似!不過,這并不是全部,以后若有機緣,再進行整理。
重讀以前的文字,不免感慨萬千。那時的感覺真是奇妙,同樣一首音樂作品,現在無論如何都寫不出具有相同水準的評論了。
有些評論在各大音樂平臺中的排名比較靠前,排在首位也有,只是極少。當然,被吐槽的評論也有幾條。我不知道是我表達得不清楚,還是別人理解得有問題。到底哪些評論爭議比較大呢?感興趣的朋友,歡迎你來看一看、找一找、猜一猜!
一·立春·我在春天等你
幾組疊詞勾起幾個美好回憶,透出些許無奈和惆悵;多次重復出現的音樂主題,道出一個女子的堅定誓言和美好憧憬;旋律極富感染力,宛若綠玫瑰留給人的印象——青春、柔美而又充滿力量;再加上她縹緲的聲線和深情的演唱,便拉開了那充滿淡淡憂傷的春天的卷軸——《我在春天等你》。
二·雨水·雨碎江南
細雨微風,黛瓦白墻。小橋流水,輕煙長巷。伊人踱步,愁緒滿懷。黑白琴鍵相依,細雨化入湖面,一股氤氳之氣縈繞江南。二胡幽怨感傷,訴說一份撕心裂肺的深情,令人淪陷。竹笛點綴,琵琶撩撥,大提琴依依不舍地嘆出一句決絕的缺憾:今生今世最深的緣分,只不過是擦肩而過!深夜,雨碎故人心,雨碎江南。
三·驚蟄·桃葉臨渡
秦淮河兩岸,夜色被漁火糾纏。有一癡人,提燈一盞,尋尋覓覓,只是魂牽夢繞的佳人未現。有時桃花伴月,有時桃花卷雨,這樣的桃花爛漫的時節,總是將魂歸幽冥的戀人思念。平淡的旋律娓娓道來,唯美之中透出些許悲涼,結尾嘆出一抹明亮之色,伊人像往常一樣在春水邊洗硯。曲終夢醒,桃花入河,桃葉臨渡。
四·春分·蝴蝶與藍
大提琴低音深沉,蝴蝶在密林里穿梭。古箏高音靈動,蝴蝶于花叢中起舞。白云、花海、長河,蝴蝶徜徉在古箏亮麗的風景中。藍天、森林、幽谷,蝴蝶蜷曲在大提琴憂郁的陰影里。人與蝴蝶,皆有行程終止的一刻,掙不脫,逃不過。大提琴惋惜地嘆出蝴蝶的歸宿,留下一個孤獨的剪影,一個美麗的名字:蝴蝶與藍。
五·清明·陌前塵
一曲千年,幾番輪回,她在塵世和幽冥之間輾轉。不料千年之后發生變故,曾經陪伴她的“當時少年”走到輪回的終點,只留她孤身一人踏上輪回之境。幸而還有縹緲的聲線,還有永生的眷戀,是它們把塵世和幽冥的界限刺透,是它們將前塵與來世纏繞,繞成一個如蠶繭一般的封閉時空。既如此,何必嘆——陌前塵?
六·谷雨·Mist
這一曲,有人覺得是,細雨微風,黛瓦白墻;也有人覺得是,暮色煙靄,空谷幽蘭;還有人覺得是,晴空碧水,孤帆遠影;更有人覺得是,美人掩泣,淚濕衫袖……只這一曲,有人想到蒙蒙細雨,有人想到流動山嵐,有人想到水波蕩漾,有人想到女子哭泣……這一曲,如雨,如煙,如微瀾,如怨女,亦如其名:Mist。
七·立夏·半壺紗
白蓮亭亭,墨色入綠水,暈染一池青花。十里桃花,待嫁的年華。奈何命運捉弄,心事終虛化。心扉緊掩,一身袈裟,把相思放下。紅塵俗事的牽絆和糾纏啊,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我便一步一蓮花祈禱。檀香裊裊,青燈照古佛,一笑塵緣了。悠悠風來,將那前塵往事、詩意禪心全都繞進——半壺紗。
八·小滿·掠-未完成
在我意識里,古箏所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安靜清雅的古典美人,可這首曲子的旋律卻像是動感火辣的現代姑娘。這樣的搭配實在妖孽:古典美人越發妖嬈嫵媚,勾攝魂魄;現代姑娘卻越來越性感風騷,擾亂心神。不光風格妖孽,就連名字也起得妖孽,不說明音樂主題就罷了,完全就是不著邊際,叫什么:掠-未完成。
九·芒種·月中天
聽到此曲,只覺得哀怨凄涼,涼意一層接著一層襲籠周身,侵入肌骨。空靈的嗓音、縹緲的聲線在耳畔回環縈繞,綿延不絕。歌詞情景交融,意境高遠,心緒纏綿悱惻,氛圍哀婉凄美,讓人深深地沉迷。曲風清雅唯美,曲調悠遠綿長,一曲終了,恍若被扯不斷的相思之弦纏繞了千年。此刻,唯有閉目聆聽——月中天。
十·夏至·采薇
孔子告別眾弟子,夢回故國,恍惚間有及笄少女踏歌而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出征時,微風習習,楊柳依依;歸來時,寒風凜凜,雨雪霏霏。用詩借指孔子的境遇。舞裙由青色漸變至白色,青色是生機,白色為冰雪。以女孩兒們的無憂無慮、天真爛漫,反襯孔子的顛沛流離、失意落魄。
十一·小暑·風螢月
每一句詞都引經據典,有不少生僻字鑲嵌其中,難免有些晦澀難懂。但其詞風文雅,意境高遠,值得細細品味。愛媽的嗓音,清亮、婉轉、堅韌,演唱功底扎實,一出聲便驚為天人。也許只有這樣的聲線,才能將離別情、相思意、同心誓,與熏風、流螢、皓月天衣無縫地連接在一起,交織成一幅流動的畫——風螢月。
十二·大暑·蓮花
晨霧蒙蒙,一粒粒俏立枝頭的蓓蕾若隱若現。花蕾顫動、開裂,漸漸形成花瓣。微風習習,煙雨霏霏,朵朵花開,搖曳生姿。風漸疾,雨漸密。暴風驟雨過后,一輪朗月升上天空。寧謐的月光下,那些花悠然挺立,愈發顯得清新、典雅。經歷過大風雨,方可見大境界,了悟的人生就像那些經過暴風雨洗禮的——蓮花。
十三·立秋·錦鯉抄
文案精巧細致,傳神自然。歌詞清麗雋永,意味深長。若詞中之“我”是我,“你”便是你;若“我”化作你,“你”即為我:一個是扶桑淺溪,一個是荷塘錦鯉。旋律悠揚婉轉,優美動聽。演唱纏綿悱惻,情真意切。濃墨追逐著情緒流淌,慕清明、銀臨、云の泣用文字、音符和聲線把“我”的回憶寫成《錦鯉抄》。
十四·處暑·睡蓮
在晨霧中蘇醒,于晚霞里沉睡。晝與夜,幻化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一個怡然自樂,一個纏綿悱惻。一個光彩奪目,一個黯然無色。在異鄉飛揚,在故土落寞。去異域,漂泊的心靈無處安放;歸故國,音樂的才華難以施展。恨愛交加,無限感慨,滿腔惆悵,終不得排解,萬千思緒于夢中化作一朵朵晝開夜合的——睡蓮。
十五·白露·葬心
黃鶯鶯的演唱,哀怨、深情,屏息靜聽,銷魂蕩魄。姚若龍的歌詞,含蓄、典雅,細細品讀,意味深長。鼓皮顫動,仿佛心臟泣血凋零;小提琴凝噎,好似氣息消亡泯滅。阮玲玉,對苦難冷蔑,對死亡決絕,無奈多一些對感情的貪念和依賴,終究不可解脫,留下一句“人言可畏”,便飄然而去。凄清長夜,愁海葬心。
十六·秋分·寒煙翠
簫、月琴、阮咸等中國樂器演奏凄美旋律,佳人沉吟,輕舟柔槳,絹傘悠悠。豎琴、水晶鈴、曼陀林等西洋樂器鋪設浪漫背景,江煙彌漫,細雨微風,水波粼粼。中國樂器敘事,西洋樂器寫景,中西樂器美妙的聲音相互融合,交織成一幅綺情畫面。美人執傘,泛舟江上,煙雨蒙蒙,水天一色,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十七·寒露·月舞云袖
旋律輕快,勾勒她輕歌曼舞的心境。歌聲悠揚,映襯她溫婉動人的品性。文辭淡雅,記錄她詩情畫意的生活。若不知故事背景,便難以理解字里行間蘊藏的情感力量。生與死,竟能如此輕描淡寫,雖未有一字言及生死,但細細品味卻又震撼心靈。一位美麗癡情的波斯舞姬,勾起一段美好的回憶,風弄花影,月舞云袖。
十八·霜降·琵琶語
琵琶似一個多愁善感的深情女子,如泣如訴;鋼琴如一位才華橫溢的薄情男子,似云似煙。有一小段,鋼琴主奏,琵琶伴奏。鋼琴一出現,便足以讓琵琶傾心相許。鋼琴的一夜,琵琶的一生。他們的人生,曾有剎那的交錯,靈魂卻從未在一起停留。有緣相遇,卻無緣在一起。女子含恨而逝,徒留下,聲聲思,琵琶語。
十九·立冬·Sleeping Sun
嗓音高亢渾厚,演繹出穿越時空的大氣磅礴。詞意深刻廣博,描寫盡吐納天地的莊嚴壯闊。戰爭中潰敗的民族,以鮮血為瀕危的家園做終極的守護;行星上絕望的人們,用生命給垂死的恒星以最后的祭奠……無數生靈,哭泣,飄零,在時間的盡頭,一同燃燒成灰燼。長夜漫漫,黑暗無邊,世界唯余——Sleeping Sun。
二十·小雪·蝶飛花舞
八音琴之聲,輕柔婉轉,晶瑩剔透,描寫水晶宮外的景色: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空山寂寂,長河寥寥。笛子、琵琶等眾樂器,塑造水晶宮內的事物:瓊樓玉宇,仙蹤俠影,奇花名卉,珍禽異獸。笛子余音裊裊,薄霧朦朦,流水潺潺。琵琶清澈明亮,水晶門開,珍珠簾動。水晶宮外,冰凝雪飄;珍珠簾內,蝶飛花舞。
二十一·大雪·歌劇魅影
女聲低音柔美,高音悅耳,恍若天使下凡。男聲強勢,悍戾,恰似魔鬼再生。每個人都有私欲,在這場靈魂的對話之后不久,天使退出舞臺,魔鬼黯然離去。主題音樂響起,一陣神秘的微風吹過,拂去時間累積的厚厚灰塵。在時間的盡頭,只能看到,一塊冰冷的墓碑,一朵殷紅的玫瑰,一個凄美的故事——歌劇魅影。
二十二·冬至·權力的游戲
全曲有著史詩一般的大氣磅礴。大提琴演奏的音樂主題,厚重,滄桑。鼓點伴隨漸快的節奏,緊迫,危急。加入人聲合唱的音樂主題,對亡靈做最后的祭奠,像是最凄涼的挽歌,又像是最悲壯的禮贊。人性越是飄忽不定,故事也越就撲朔迷離。凜冬已至,在詭譎復雜的人性的舞臺,正上演精彩絕倫的——權力的游戲。
二十三·小寒·枉凝眉
王立平運用音符訴說滿腔惆悵,無限感慨。陳力借助歌聲演繹寶黛愛情的凄美,貴族家敗的蒼涼。曹雪芹的詞,看似平白如話,實則意味深長。通過賈寶玉的視角,能看到在作者心目中占據第一流位置的薛寶釵和林黛玉的形象:一個美玉無瑕,一個閬苑仙葩;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終身誤,一個枉凝眉。
二十四·大寒·繡荷包
古箏高音清亮,描寫的是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少女;古箏低音柔美,刻畫的是青澀懵懂、情竇初開的少女。這位妙齡少女,心中充滿奇妙的歡快。她手捻針線,正繡著什么東西,繡一會兒,略停一下,把所繡之物緊貼胸前,想象心上人帶著它的樣子,時而滿心歡喜,時而粉面含羞。一針一線,是繡柔情,是繡荷包。
評論寫作時間表:
《一·立春·我在春天等你》:寫于2013年2月4日,于2018年2月4日再次發布。“飄渺”改為現代漢語推薦詞條“縹緲”。
《二·雨水·雨碎江南》:寫于2018年2月19日,并于當日發布。
《三·驚蟄·桃葉臨渡》:寫于2018年3月5日,并于當日發布。
《四·春分·蝴蝶與藍》:寫于2018年3月21日,并于當日發布。
《五·清明·陌前塵》:寫于2015年5月4日,于2018年4月5日再次發布。
《六·谷雨·Mist》:寫于2018年4月20日,并于當日發布。
《七·立夏·半壺紗》:寫于2018年5月5日,并于當日發布。
《八·小滿·掠-未完成》:寫于2014年7月4日,于2018年5月21日再次發布。“越發的”,去掉“的”;“不著邊”,加“際”。寫評論的時候,我不知道創作者為什么會起這樣奇怪的名字,現在才回過神來,這首曲子原名應該叫《掠》,只不過在創作者的眼中,它是“未完成”的。越想越尷尬。
《九·芒種·月中天》:寫于2015年1月8日,于2018年6月6日再次發布。“飄渺”改為現代漢語推薦詞條“縹緲”。
《十·夏至·采薇》:寫于2017年10月2日,于2018年7月4日再次發布。2018年7月4日這一天并不是夏至,6月21日才是,當時“無時間寫文,(等)以后有時間再補寫,為這首——《獨坐幽篁》”。現在時間是有了,卻什么都寫不出來。沒辦法,只好用《采薇》的評論填補這一空缺,等以后有了特別的感受再寫吧。7月4日離夏至很近,那天晚上,我獨自一人來到上海美琪大戲院觀看舞劇《孔子》,非常值得紀念。歌曲《采薇》就出自舞劇《孔子》,我寫評論也是基于這部作品的。
《十一·小暑·風螢月》:寫于2018年7月7日,并于當日發布。寫“熏風”“皓月”“流螢”三種景物,本意是想呼應歌曲名字,發布之后,才發現順序錯了。現在予以糾正,改為“熏風、流螢、皓月”。
《十二·大暑·蓮花》:2014年7月27日已成雛形,2018年7月23日進行二次創作,并于當日發布。
《十三·立秋·錦鯉抄》:寫于2018年8月7日,并于當日發布。
《十四·處暑·睡蓮》:寫于2018年8月23日,并于當日發布。
《十五·白露·葬心》:寫于2018年9月8日,并于當日發布。
《十七·寒露·月舞云袖》:寫于2018年10月8日,并于當日發布。
《十八·霜降·琵琶語》:寫于2018年10月23日,并于當日發布。
《十九·立冬·Sleeping Sun》:寫于2018年11月7日,并于當日發布。
《二十·小雪·蝶飛花舞》:寫于2018年11月22日,并于當日發布。
《二十一·大雪·歌劇魅影》:寫于2018年12月7日,并于當日發布。
《二十二·冬至·權力的游戲》:寫于2018年12月22日,并于當日發布。
《二十三·小寒·枉凝眉》:寫于2019年1月5日,并于當日發布。為了表情達意的層次更加分明,將“仙葩”“嗟呀”后面的“,”改為“;”。
《二十四·大寒·繡荷包》:寫于2019年1月20日,并于當日發布。
文中涉及音樂:
《我在春天等你》:周笛,作曲;蘇拉,作詞;楊鈺瑩,演唱;我在春天等你;中國( China),2012.
《雨碎江南》:河圖,作曲;丟子,編曲;雨碎江南;中國( China),2009.
《桃葉臨渡》:帥帥俠,作曲;寒月清簫,作詞 ;HITA,演唱;桃葉臨渡;中國( China),2012.
《蝴蝶與藍》:陶一陌,作曲;吳莉,古箏演奏;蝴蝶與藍(Butterfly & Blue);中國( China),2007.
《Mist》:城之內美莎(Missa Johnouchi),作曲;姜小青,古箏演奏;小雨(Mist);中國( China)、日本(Japan),2002.
《半壺紗》:劉珂矣、百慕三石,作曲;劉珂矣、百慕三石,作詞;劉珂矣,演唱;半壺紗;中國( China),2014.
《掠-未完成》:歐陽永亮,策劃、作曲、制作;常靜,古箏演奏;掠-未完成;中國( China),2004.
《月中天》:王備,作曲;陳濤,作詞;尹馨梓,演唱;月中天;中國( China),2006.
《采薇》:張渠,作曲;孫媛,演唱;采薇;中國( China),2013.
《風螢月》:Zoey,作曲;Zoey,編曲;古飏名,作詞;小愛的媽,演唱;風螢月;中國( China),2012.
《蓮花》:神秘園(Secret Garden),制作;蓮花(Lotus);愛爾蘭(Ireland)、挪威(Norway)等,2004.
《錦鯉抄》:銀臨,作曲;灰原窮,編曲;慕清明,作詞;銀臨、云の泣,演唱;錦鯉抄;中國( China),2013.
《睡蓮》:賈鵬芳,作曲;京田誠一(Seiichi Kyoda),編曲;賈鵬芳,二胡演奏;睡蓮(A Water Lily);中國( China)、日本(Japan),2002.
《葬心》:小蟲,作曲;小蟲,編曲;姚若龍、小蟲,作詞;黃鶯鶯,演唱;葬心;中國( China),1991.
《寒煙翠》:阿輪,作曲;阿輪,編曲;寒煙翠(寒煙翠角色曲);中國臺灣(Taiwan, China),2010.
《月舞云袖》:千草仙,作曲;荀夜羽,作詞;檀燒,演唱;月舞云袖;中國( China),2009.
《琵琶語》:林海,作曲;蔣彥,琵琶演奏;龔琳娜,女聲哼唱;琵琶語;中國( China),2003.
《Sleeping Sun》:夜愿(Nightwish),制作;Tarja Turunen,演唱;赤暉深墮(Sleeping Sun);芬蘭(Finland),1999.
《蝶飛花舞》:月之門,制作;蝶飛花舞;中國( China),2006.
《歌劇魅影》:安德魯·勞埃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作曲;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英國(UK),2004.
《權力的游戲》:拉民·賈瓦迪(Ramin Djawadi),作曲;主題曲(Main Title, or Main Titles);美國(US)、德國(Germany),2011.
《枉凝眉》:王立平,作曲;曹雪芹,作詞;陳力,演唱;枉凝眉;中國( China),1987.
《繡荷包》:云南民歌;曹文工,編曲;王中山,古箏演奏;繡荷包;中國( China),2009.
《獨坐幽篁》:徒有琴,作曲;桂震宇(米子),古琴演奏;流月,女聲哼唱;獨坐幽篁;中國( China),2012.
文中涉及圖片:
均根據線上視頻資源進行截屏、裁剪并經過一些簡單處理制作而成,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下面以“Hours(時):Minutes(分):Seconds(秒)”的形式予以標注,給出截圖在視頻中出現的具體位置:
圖 1:《2019年江西衛視春節聯歡晚會》,00:30:00;
圖 2:舞劇《孔子》完整片段賞析(2016版)之《詩經·小雅·采薇》,00:01:02;
圖 3:《霹靂震寰宇之龍戰八荒》第12集,01:08:09;
圖 4:CCTV-15音樂頻道《風華國樂》201107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