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第一章
? ? ?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 ? ? 譯文:可以用語言表述的“道”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語說出的“名”不是永恒的名。無形無名是天地的始端,有名有形是萬物的根源。所以經常沒有欲望,以便觀察無形的微妙;要經常有所意識地觀察有形的端倪。“無名”“有名”都源于“道”。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第二章
? ? ?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恒也。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擇,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 ? ? ? 譯文: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丑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都知道之所以為善,惡的觀念也產生了。所以有和無相互轉化,難和易相互形成,長和短相互顯現,高和下相互充實,音與聲相互和諧,前和后相互接隨――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以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