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贏了自己
——觀《熱辣滾燙》有感
今天和母親、姐妹一大家看了由賈玲導演及主演的電影《熱辣滾燙》,兩個多小時內心時有小浪翻過,唏噓中敬佩不已。
其實故事內容很簡單,講的是一個32歲200多斤的超胖女樂瑩與社會脫節,徹底躺平到受到一系列刺激而成功減重一百斤、成為拳擊手參與拳擊賽最終堅持最后而贏了自己一次的勵志故事,用賈玲的話來說,這個故事絕不僅僅是單純的減肥故事,更是一個在別人面前沒有自我、最終找到自我、完成自我、實現自我突破和超越的自我故事。
這是她的絕地反擊,是她的毅力抗衡,更是她的意志力挑戰。
一、沒有自我—夢想產生于特定時刻
樂瑩32歲,吃了睡,睡了吃,典型的啃老族,他男友棄她另覓新歡,她親妹妹鄙視她唾棄她,甚至和她對打,連她表妹也時刻利用她。
她完全成為脫離社會的多余人,最終離家出走獨自流浪。
在一飯店打工時,一個偶然機會“碰到”讓她怦然心動的拳擊教練昊坤,然后為了他,樂瑩開始接觸拳擊;為了他,樂瑩背地里為他辛苦,只為讓他站在拳擊賽場上,但他最終還是辜負了自己期望,離開成為工地工人。
而她,在一次次被打擊的路上,一點點點燃自己夢想,開始從“真實的自己”向著“期待成為的自己”而努力,堅定走在了成為拳擊手的路上。
這就是她的夢想,夢想是什么?就是她的內心的價值觀,不妨想象有一個探照燈。
燈照射的方向,就是價值觀的指向,燈光的強度,就是價值觀的堅定程度,價值觀是探照燈,愿力是強度。當你點亮探照燈,聚焦找到目標,只要航行出海去,見到閃閃發光的大海,見到噴起水柱的鯨魚,你便開始創造自己的人生。
二、尋找自我—行動誕生于夢想之后
當一名拳擊手,便是樂瑩的夢想,這也是她的認知覺醒,然后便是她的價值追尋,這是她從內向外自我實現的路徑,是真正開始自我創造的行程。
樂瑩找到拳擊教練,明確告訴對方,要參加拳擊比賽,而要成為一名拳擊手,首要的便是減重。
要知道,她整整超重一百斤啊!
她哭過掙扎過,懷疑動搖過,甚至她還從樓下跳下來,時常行走在心靈崩潰的邊沿,但她內心那個清晰的目標卻像北斗星一樣,映照著她一次次被汗水浸透的衣服上。
特別是當她看到工地上她曾經喜歡過的昊坤教練,已變成沒有夢想的平庸者之后,更是激發她內心強大的行動力。
行動是什么?就是腳踏實地的專注力,就是心中認準目標的認真勁,就是找到內在自我的堅定性,更是無需關注別人目光的篤定自信。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什么?從來不是頭與腳的距離,而是想與做的距離。想是問題,做是答案,行動才是最有力的證明。
那一刻,看樂瑩的眼神,少了無力和迷茫,而更多了一種透向未來的自信。
三、找到自我—毅力堅持于不懈之中
找到自我是什么感覺?
在劇中有一段意味深長的對話,那是樂瑩與父親的對話——
樂瑩問父親:爸爸,如果你有兩個蘋果,一個大的,一個小的,如果給朋友,你會選擇哪一個?
父親回答說:當然是給大的。
樂瑩說:以前的我總是把兩個都給了朋友,可慢慢的朋友覺得我是不喜歡吃蘋果,而現在我看心情而定。
那一刻,我好為樂瑩驕傲——
她終于找到了自我,不再理會和關注周圍人的目光,而只為心中的那個燈塔。
從春到夏,再從秋到冬,一天天,一月月,一季季的輪回里,是她一遍遍在健身房里訓練時揮灑的汗水,與身體抗衡,挑戰極限,一身的贅肉終于壓縮成滿身的肌肉,她用一年時間見證了體重的巨大變化(212斤減重到112斤),她更是用時間的累積挑戰了她從無力到有力的巨大轉變,她不僅變瘦了,而且變強了,眼神里滿是力量,內心全是掌控感。
最后,當她成為一名合格的拳擊手走上賽場時,她已經贏了,贏得了自己的尊嚴,而當堅持對抗最后時,她成了最大的贏家,成為自我的最大贏家。
一次贏就夠了,這是她夢想的實現,而這一次贏,卻足以改寫她的一生,從身到心,完成了心靈的涅槃。
從被動的活著到主動的活好,這便是劇中樂瑩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什么是“活她的感覺”?一位存在主義心理學家說:那就我了解自己,我感受自己的存在。我追求與價值觀相一致的、發自內心熱愛的生活,而與外界標準無關。
其實,除了以上的啟示之外,導演兼主演賈玲更給我們太多的震撼。
因為劇中的樂瑩就是真實生活的她的折射啊!
一年來,她為拍這部劇,硬是將自己增重40斤,然后再苦苦減重100斤,最后成為長發飄飄的青春美女,她硬是把自己活成劇中的主人公的模樣!
這中間究竟經歷了多少千難萬險,又經歷了多少的崩潰考驗?
在劇終時一長串又一長串的備忘錄里,記下了賈玲“第一次可以蹺二郎腿嘻嘻嘻”的開心和“我有腳脖子啦!原來我有腳脖子”的驚喜;她有過“媽媽我好累啊”的沮喪,也陷入了“這里是地獄嗎”的痛苦;她寫下“再也不敢這樣拍電影了”的自省,也在電影殺青后高呼“燙了大波浪!買了好看的衣服”。賈玲在備忘錄最后寫道,“未來要怎么快樂怎么來哦,你只活一次,對嗎?”
而在劇終時長串的備忘錄之后,賈玲更是一襲白色長裙、長發飄飄站在海里向遠眺望的輕而在劇終時長串的備忘錄之后,賈玲更是一襲白色長裙、長發飄飄站在海里向遠眺望的輕盈身影,那么美,那么魅,一幅多么唯美的剪影啊!
她塑造和創造了怎樣的神話和奇跡啊!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怎知短短一年時間,她究竟是雕刻而成的!
再回想這部劇,不管是劇中的樂瑩,還是導演兼演員的賈玲,都在給我們每一位平凡普通人傳遞一份信念——
我們生而為人,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人是可造之材,時時是創造之日,處處是創造之地,我們要相信自己,找到心中價值所在,然后堅定不移朝著它走,終會和雄鷹一樣,找到自己的金字塔,贏得自己,并會一次次贏了自己,走在自我尋找、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的路上!
人這一輩子,不是與別人比,不是要關注別人的眼光,更不是為了別人而活著,而要為了心中的那個想要的自己而努力而堅持而超越!
但前提是,你真的是否愿意發自內心地改變自己一次呢?你不想改變,誰也幫不了你;你決定改變,誰也擋不住你!
人生一場單程,你怎樣解答自己人生的方程式呢?它的最優解一定握在自己手里。
“你贏過嗎?哪怕一次!”這是劇中的臺詞,但何嘗不是我們每天自我反思的內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