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打開微信,群里彈出一條消息“今天是文殊菩薩出家的日子……”這樣的消息相信大家也經常看到,我還真不知道菩薩出家是什么時候。
點開朋友圈,如果是父親節,那么“父親節日快樂”就會占了全屏,很多人,包括我卻在公司里加班,祝福只能發在手機里,可是父親根本不會用智能手機。今天是大多數人在手機里表孝心的日子。
“小王今天晚上一起去喝酒唱K!”“我不去了,今天老舅給我安排了一個相親對象,嘿嘿”。今天是小王開始約會的日子。
今天,這個我們時時刻刻存在的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有不同的乳名。
露天的陽臺上擺放著一張長桌,上面鋪滿了藍色的碎花布,一雙白色的燭臺光彩照人,妻子小麗把四個精美的菜肴擺放得整整齊齊,色香俱全。
天空是那樣的墨藍而純凈,銀色的月亮像極了古代的梳妝盤。小麗看了看手表,估計丈夫應該快到家了,她從柜子最里面拿出兩個高腳杯,已經有一年沒動了,好好的清洗了一番,用白毛巾擦干了水分,輕輕的放在桌子的兩端,相對的擺下。
已經是第五個年頭啦,小麗滿懷回憶地從冰箱里拿了一瓶紅酒。
這時候傳來清脆的敲門聲,小麗按了播放鍵,一首舒緩的鋼琴小夜曲,悠揚地飄出來,小麗轉身去開門,她那一頭大波浪的卷發真是迷人。
門一打開,竟然是送快遞的。小麗很是失望,都這么久了,丈夫還沒有回來。今天可是他們結婚五周年紀念日呢。
小麗耐著性子簽了名,把快遞扔到角落里,默默地在等著丈夫。
墻上的時鐘,轉了一圈又一圈, 菜也都涼了,蠟燭也燃燒了一截,先吹滅了,再等著他吧。鋼琴曲聽了一首又一首,小麗有些睡了。
就在她打著哈欠的時候,傳來梆梆梆的敲門聲。已經是凌晨一點啦。
小麗打開了門,看見了丈夫醉醺醺的臉和一身的酒氣。丈夫的同事小王攙著丈夫,“嫂子,大哥今天陪領導喝酒有點多,您晚上好好照顧一下吧。”
第二天丈夫醒來,兩個人大吵一架,丈夫酒醒之后認錯,態度誠懇有效制止了事情進一步的惡化。
在丈夫的眼里,今天是一個陪領導喝酒的日子。陪領導喝酒的日子很多,可是結婚紀念日每年只有一次。當初兩個人是那么的相愛,現在卻是每天都是工作日。
我清楚的記得在2012年春節那天,同事們都回家過年了,只有我一個人在公司里值班,創業公司第一年,美國業務,我們跟客戶有12個小時時差,老外不過咱中國的年,所以我只能24小時盯著班兒。
一邊處理著僅有的幾張訂單,一邊看著春節晚會,給父母打完電話,特別的想家。
可是這個春節是我的工作日。公司剛起步,前途未卜,我對日歷的認識顯然是公歷,而不是農歷,甚至我也沒有星期幾的概念,只知道睜眼就是上班。
一個朋友說得挺有道理的“過年這個事兒也不能看得太重,一個農業社會的習俗早晚都要被改變。”
同樣是今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
遠在老家的老爸說今天是五月廿九,明天是咱鎮上趕集市的日子。
上初中的學生說今天是2017年6月23號,明天是中考的日子。
朋友李磊打電話來“今天終于周六啦,晚上一起來喝酒。”看,今天就聚會的日子。
怎么定義今天就會收獲怎樣的一個未來。
小麗定義今天是結婚紀念日,丈夫卻定義為徹頭徹尾的工作日。結果僅接著就是一場吵架,很難想象未來的家庭會依然甜蜜幸福。
創業的時候我把今天定為一個向客戶追究訂單的日子,而不是春節。現在公司終于度過了困難期,走上了平穩的道路。而同時間一起起步的公司不知淘汰了多少。如果我定義春節就是回家陪著爸媽看電視的日子,那么現在我還不知道在哪里喝著西北風。
想想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給今天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你要的生活,取決于你今天怎么過。
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羊皮卷之五對于今天的解讀——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如果你也是一個剛入職不久的業務員,你會對今天下一個什么樣的定義?
我想每一份工作都要有一種職業精神,如果是我,我會說今天是星期五,明天依然是上班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