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提倡終身學習的時代,各種知識付費平臺和課程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對于職場人士來說,花費錢財在這些課程上,無非是想通過學習提升技能,在工作上提高效率,更加游刃有余,從而獲得職位的提升或者薪水的增加。
然而同樣是使職場之路更加平坦,卻很少有人將金錢花費在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上,通過專業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來達到事業騰飛的目的。學習可以提升自己的技能甚至給工作帶來便利,但僅僅想通過學習來達到升職加薪的目的還遠遠不夠。
針對職場人不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日本第一王牌求職顧問渡邊秀和在《職場自我成長——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不會努力》中,告訴讀者如何通過規劃職業,從而達到升職加薪的目的,實現職業生涯的飛躍。
日本知名求職顧問渡邊秀和曾就職于三菱UFJ研究顧問公司、Movin’ Strategic Career等多家知名企業。在Movin’ Strategic Career公司就職期間,曾連續五年蟬聯第一職業顧問。2008年創辦了Concord Executive Group有限公司,擔任公司董事長、社長兼CEO,2010年獲得“日本獵頭大賽”顧問組MVP大獎,成為日本第一王牌求職顧問。
渡邊秀和在《職場自我成長》一書中,通過介紹職業規劃的基本方法,解答咨詢者普通存在的疑問,例舉在職業規劃過程中容易踏入的陷阱,如何提高換工作的能力和方法技巧,告訴讀者如何通過跳槽來提升職業發展道路,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渡邊秀和還提倡,通過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獲得高收入的同時,也要為社會的發展帶來正面的影響。
一、三步完成職業規劃
(一)設定目標
無論做任何事情之前,我們都要先設定一個目標。然而很多人每天忙于生存,根本沒有時間和意識去思考要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一個什么樣的職業生涯。
針對很多咨詢者不知道如何設定自己的職業目標這個問題,渡邊秀和在《職場自我成長》一書中,建議讀者從自己的喜好出發,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一是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會讓人開心,二是將喜歡的事情做好做到極致,成為這個行業的“高手”之后,收入水平會隨之提高,得到豐厚的回報。
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曾說:“你必須要愛你的工作,你必須要和你的工作墜入愛河……即使到了我這個年紀,工作也還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我會繼續攀爬,試圖爬到頂峰,但沒人知道頂峰在哪里。”
那么怎樣才能確定自己喜歡什么呢?渡邊秀和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讀者一個確定自己喜好的方法——平時記錄法。記錄平時自己的喜好雖然會花費點時間,但是卻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通過分析自己的喜好,盡量從喜好出發來設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是邁出職業規劃非常重要和關鍵的一步。
(二)規劃從現階段走向職業目標的路徑
所謂規劃路徑,就是設定從一個起點到一個終點,所需要經過的路程。雖然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是職業規劃就像是坐地鐵一樣,很多時候并沒有直達的路線,需要通過換乘來到達目的地。
職業規劃路徑就像是一部長篇小說的大綱,在書寫的過程中是一個參照方向,能夠幫助我們及時糾正偏離的路線。因為即使規劃了職業生涯路線,在實施的過程中也不保證不出現任何意外事件打亂原有的計劃。所以在大目標確定的前提下,遇到突發狀況時,根據路線及時調整,將行動調整到正確的路徑上來,才能確保不偏離正規,最終登上職業生涯的山頂。
渡邊秀和在《職場自我成長》中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銜接類工作,用于承接兩份差別很大的工作,作者稱之為“樞紐職業”。樞紐職業就像是地鐵中的換乘車站,通過換乘來到達不同方向的目的地。在兩個行業領域跨度比較大的工作中,可以通過利用“樞紐職業”,來成功實現行業的轉換。
(三)通過跳槽,走上規劃的職業路徑
在換工作的時候,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準備一份能夠展現自我價值的簡歷。簡歷內容的準備也有技巧,通過了解應聘公司的需求來書寫自己的經歷內容,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簡歷的命中率。
第二步,就是通過不同途徑了解到招聘信息。
目前大多數人一想到換工作,第一個考慮到的地方就是各個招聘網站。除了一些有名的招聘網站,有些大公司因為招聘崗位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會將一些重要職位的招聘信息發給合作的獵頭公司和中介公司,從而減少用人企業需要投入的人力和時間成本。
因此,在換工作的時候,時刻關注招聘網站信息,與中介公司聯系,與獵頭溝通了解用人信息等,都是很好的了解用人市場和行情的途徑。通過把握行情和利用途徑,達到成功的換工作的目的,從而順利踏上職業規劃的路程。
二、影響收入的“年薪之墻”
所謂的“年薪之墻”,是指在一個行業或者職位上,做到極致之后所能達到的最高薪資水平。如果想要繼續提高收入,那么就必須要跨過的一道門檻,就是“年薪之墻”。
渡邊秀和將“年薪之墻”分為三類:行業之墻、外資之墻和階層之墻。
(一)行業之墻
《經濟參考報》5月15日刊發了《國家統計局:2018年近半行業平均工資增速超10%》的文章。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8年平均工資主要數據。在全部19個行業門類中,有9個行業平均工資增速超過10%。其中IT、金融、科研三大行業年平均工資分別達到147678元、129837元和123343元。
從增長速度看,年平均工資增速最高的三個行業依次為采礦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以及批發和零售業,增長率分別為17.2%、14.4%和13.1%。分行業門類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47678元,金融業129837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23343元。(數據來源:中國日報網)
了解到行業之墻的存在,對以后職業選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想選擇收入高一些的工作,可以多去了解行業薪資標準,從而選擇自己想工作的領域。
(二)外資之墻
在同行業中,外資公司薪酬水平高于國內公司已成為共識。渡邊秀和指出,在日本外資證券公司銷售人員的薪資收入較國內差距巨大,多的可以達到4-5倍。這種差距一是由于員工產出的附加價值對薪酬的直接影響,二是全球化經濟帶來的利潤增長所導致的水漲船高。
因此渡邊秀和建議想進入外企工作的人士學好商務英語,通過學習英語來提高工作能力,將英語成績與收入掛鉤,這也是一個想獲得高薪可以努力的方向。
(三)階層之墻
員工的收入比不上部門經理,部門經理的收入比不上老板,這就是階層之墻。老板和員工薪水之間的差距甚至可能是數量級的。想要翻越這座墻壁,就只能通過升職,使自己成為企業的經營者,或者自己創業,成為企業的老板,自己決定利潤中的多少作為自己的薪水,從而翻越階層之墻的大山,使收入產生質的飛躍。
三、規避職業規劃過程中的陷阱
(一)“全面手”的陷阱
所謂“全面手”是指對各個領域都想了解的人,因為感覺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幫助,所以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認為有幫助的知識。
有些想成為企業經營者的人,考慮到未來業務的需要,在管理、技術、人事、財務、銷售等等各方面都想有所經驗,成為面面俱到的“全面手”,從而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從事相關的工作獲得經驗。但是這些工作都經歷一遍之后,很可能幾年時間已經過去,已經錯過了最佳換工作的年齡和時機,背離了自己的初衷,反而得不償失。
對于有這樣職業規劃的人來說,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團隊的力量可以彌補個人的缺陷。即便學習再多的財務知識,也不如一個有幾年工作經驗的老會計對政策和業務的了解。身為企業經營者,沒有必要做到“全面手”的地步。“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經營企業時可以招聘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騰出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重要、能創造出更多價值的事情上去,才是正確的管理方式。
(二)測試結果導向陷阱
與前文提到的通過科學有效地記錄自己喜好的方法,來確定自己喜歡何種工作相反的是,有些人通過各種各樣的性格測試、職業測試等等來確定自己適合從事什么樣的工作。對于這些方法渡邊秀和是不提倡的,因為這種測試的邏輯性并沒有科學的道理。
例如,測試的結果顯示你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人,而推薦適合的職業是警察、律師,那么測試者馬上就能找到警察或者律師的工作嗎?且不說富有正義感是否一定就要當警察,即便測試者自己也有這方面的就職意向,但是眾所周知,警察、律師、會計這種對專業性要求較高的職業,除了就讀專業院校之外,想半路出家從事這些職業,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
雖然有的職業可以通過相應的職業考試獲得從業資格,但是注冊會計師也好,司法考試也罷,這些專業性的考試通常都是需要付出幾年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如果僅僅因為一個不科學的測試結果而去進行這些既浪費時間金錢,自己又不喜歡的學習考試,且不說心理上是否會產生極大的痛苦,單就職業規劃的性價比而言,也是一件非常不劃算的買賣。
所以如果沒有“我一定要當律師,我一定要做財務工作”,這種特別強烈的愿望,那么投入長期的時間和精力、金錢到這種對自己職業生涯沒有太大幫助的資格考試上,并且還不一定能通過考試,實在是一件高風險、性價比很低的事情。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被做出正確職業規劃的競爭對手所超越,而失去在某個行業的競爭力。
當然,這并不是說這些職業資格考試就是一無是處,對于特別想從事某一行業的人來說,資格考試如果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很大的幫助,那么就根據實際情況去規劃學習,要讓資格證書成為自己職業生涯的有效助力,而不是成為雞肋。
(三)名牌企業的陷阱
我的鄰居小馬對某世界500強企業有著偏執的執著。去年大學畢業找工作的時候,該企業在小馬所在城市的所有校招會她都去參加了。一來二去,與招聘人員混熟了,招聘人員明確告訴她:他們企業在這座城市只招收排名最靠前兩家高校的學生,目前幾乎已經滿員。小馬所在的學校和專業排名毫無優勢,根本不在他們招人的范圍之內。而且他們公司只招收應屆生,如果是社招必須有五年工作經驗,而且工作內容要對口。
即便小馬本著“金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信念,但是該公司并沒有特例為她打開一扇大門。一來二去,這家公司沒去成,也耽誤了其他公司的就職機會。
眼看入職無望,小馬重整旗鼓,加入了考研大軍,計劃三年之后再戰,一定要進入這家公司。
小馬的情況相對比較極端了,且不說三年以后這家公司的情況如何,是否仍然招收小馬就讀的專業,更不確定小馬三年后就一定能進入這家公司。這種考研和讀研本身就是一項風險很大的投入。
對于這種風險很大,且不一定有產出的投入,渡邊秀和提倡先思考自己的職業初心,不要將有限的生命浪費在不確定的事情上。三年時間對于短暫的人生而言非常寶貴,與其花費時間在一條路走到黑的偏執上,不如做好職業規劃,調查這家公司招人的標準,然后有目標的努力,一步步朝目標前進來的更實際。
況且,一家公司的名頭再響亮,如果提供的工作內容與自己的職業規劃毫無關系,那么即便拿到了名企的offer,也要考慮是否就一定有入職的必要。任何決定都要先考慮一下是否符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理性看待每一個工作機會,不要因為對方是名企,就盲目地追逐。
(四)代溝的陷阱
經常有人在換工作的時候,習慣問一下家人的意見。在老一輩的眼中,排名第一位的自然要數公務員了。老一輩人認為只要當了公務員,就相當于端起了“鐵飯碗”,不但工作穩定,而且非常體面。
在這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各種職業更換交替,許多新興職業層出不窮。很多時候年輕人與老一輩人有著不同的職業選擇觀念,如果雙方都各執己見,難免會引起職業價值觀的沖突。
很多時候老一輩人會從經驗方面給出一些建議,供我們在選擇職業時參考。但是如果因為盲目聽從長輩的意見而做出了錯誤的職業選擇,那么因此浪費掉的時間就非常可惜了。所以我們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有選擇地聽從長輩的意見,通過科學地規劃職業生涯來達成職業目標,不要因此留下遺憾。
(五)公司內部評價陷阱
每家企業都會有一套自己的員工評價體系,評價結果會對員工升職、加薪都會產生影響。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影響,很多人非常在意自己在公司的職級情況,通過研究公司職級評定標準,加大時間精力的投入,以提高自己在公司中的職級位置。然而正是由于對這種公司內部職級的過分在意,而忽略了自己從這份工作中真正應該鍛煉到、學習到的能力。
如果所在的企業在行業中不是領頭羊,那么公司內部自成的體系將無法得到其他企業的認可。即便你達到該公司職級的最頂層,但是所持有的技能在其他公司用不上,或者不符合人才市場對相關人才的要求,那么對以后的跳槽也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渡邊秀和在《職場自我成長》中提到,不要拘泥于公司內部的評價系統,磨煉自己的專業技能,在專業性上面取得優勢,才是對以后的換工作而言最為重要的。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并能將此轉化為自己的職業,獲得較高的收入,相信是每一個人的愿望。在《職場自我成長》中渡邊秀禾提出,通過職業規劃達成職業目標,在獲得高收入的同時,也要為社會帶來影響。
《禮記·大學》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指通過改變自身而改變和管理好周圍的環境,從而給社會、給國家帶來影響。邵逸夫從1985年開始,連年向內地高校捐款建設教學設施,截至2012年捐款金額近47 .5億港元,建設各類教育項目6013個,在內地幾乎每一所高校都有一幢逸夫樓。現在也有很多企業家,通過人大代表的身份或者非營利組織參與到社會事務中去,用自己的影響力為社會的發展、老百姓的生活幸福出謀劃策。
“人生僅此一回,必當盡情謳歌。”相信只要做好職業規劃,一步步實現職業目標,不僅能夠獲得高收入,也一定會為社會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