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就像吃飯。
懂得養生的人,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認真對待每一餐,對食材精挑細選,使自己擁有健康美觀的體魄。
讀書也應該是這樣,精心挑選,只讀好書。通過讀好書,培養自己減少痛苦的能力,增加更多的喜悅。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本書《當下的力量》。
它是德國作家埃克哈特.托利的作品。是一本百讀不厭的好書,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體驗。許多人會終生閱讀這本書。
讀完這本書,和你分享四點:
第一,思維產生痛苦。第二,開悟,會斷了痛苦產生的根源。第三,臨在幫助我們精神高度集中。第四,臣服,停止創造痛苦,瓦解過去的痛苦。
?1.[思維產生痛苦]
我們常說,痛苦是想出來的,就是用大腦感覺自我的存在,而不是自我的本體。
仇恨,自卑,內疚,憤怒,抑郁,嫉妒等,即使是最為輕微的不快,都是痛苦的各種表現,都是思維惹的禍。
比如內心對于自己的低段位評價。往往都是停留在過去的事件,或是過去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這些評價,往往并不太切合實際。
早晨起來打扮的漂亮得體,本體應當喜悅充滿自信。卻因忽然想起某件不愉快的事,心情一下子不好了。其實這件事情早已經過去,與當下毫無關系,但是思想強制你去感受過去的事件,此刻的本體與思想是完全隔離的,你的感受超越了本體去體驗過去。
作者在演講中曾經舉過一個很形象的例子:
現在是半夜3點,你在溫暖的被窩中,可是你氣得睡不著。引發你怒氣的人早已安然入夢,那件事情其實也已經過去了。但是你的思維卻不放過你,一再用它舊有的看事情的模式來接受那個人是多么對不起你,那件事會讓你多危險、多丟臉、多麻煩、多......想不完的!制止不住大腦的思考,是讓我們受苦的主因,我們成為自己“強迫性思維”的受害者。
過去,都是虛空的,不存在了的。而現在想起還要讓自己產生痛苦,就是思維逼著自己回味曾經踩過狗屎的味道。
我們80%到90%的思維不僅是重復的,而且是無用的。大部分的思維都是有害的,而且還導致你生命能量的嚴重損耗。
思想使過去發生的事情復活,讓過去的痛苦一再重現。
而且,一遍遍的重復會使過去的痛苦加重,衍生更多的枝節。隨著生活體驗的不同,對于過去的回憶,會增添更多不存在的痛苦。
思想會把自己投射到未來,并且在未來尋找某種慰藉或滿足。思想會說某天當這個那個或其他的事情發生,我就會很好遠離痛苦,很幸福也很平和。這種思想消耗了時間和精力,耽誤了當下的作為。
許多人在他們的思維中陷得太深,所以自然界的美麗對于他們來說是不存在的。
愛,喜悅與平和,都源自于思維之外。
2.[開悟,斷了痛苦產生的根源]
開悟,就是一種簡單的與本體合一的自然狀態。覺知本體,并保持這種覺知體驗的狀態就是開悟。
開悟,停止痛苦。
開悟,就能躲過痛苦,斷了痛苦產生的根源。
開悟,是解鎖自我,讓自我從思想控制的過去中走出來。開悟是痛苦和身心內外沖突的終結,也是思考的終結。
唯有本體的喜悅是真正的財富,有喜悅使得身心保有平和、安定。
許多人在大腦的折磨下度過一生,任由它攻擊懲罰,并耗盡生命的能量,這就是數不清的災難,痛苦以及疾病產生的原因。
邁開開悟之途,從對思維的認同中擺脫出來,你的意識就會變得更強
3.[臨在,幫助我們精神高度集中]
臨在,是警覺于當下時刻。
臨在狀態使得你從思維中解脫出來,此刻你會非常平靜并且精神高度集中。
你唯一能體會到生命流動的就是處于臨在狀態。
有些禪宗大師為了測試弟子的臨在程度,會悄悄地從弟子的身后突然用棍子擊打他們。令人吃驚是,如果弟子非常地臨在并處于相當警覺的狀態,他會感受到大師從后面悄悄地走進他,就可以去阻止大師或者閃避到一旁。但是,如果弟子被擊中,就說明他沉浸在思維中,也就是說,他心不在焉,處于無意識狀態。
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當下這一刻,感受臨在。注意你的呼吸,你上樓梯的腳步,你洗手的感覺,微風拂過臉面的輕柔。喜悅必會自然來臨。
4.[臣服,停止創造當下的痛苦,瓦解過去的痛苦]
臣服是一種順隨生命流動,而不逆流而上的簡單而有深刻的智慧。
臣服就是無條件、無保留地接受當下時刻。它是放棄對當下的內心抗拒。
如果你突然感覺到非常輕松、清晰和寧靜,那么,這毫無疑問就是你已經真正地臣服了的信號。
臣服不是聽任事態發展,不是接受不開心的生活情境。臣服是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時刻,而不給它貼心理標簽。
不對當下時刻貼任何心理標簽,不斷地臣服于當下,接受當下的現實。在臣服的狀態中,你會清楚地看到你需要什么,然后采取行動,一次只做一件事,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直到你取得理想的結果。
當我們向事實臣服時,就會全面的進入當下時刻,并且過去將不再有任何力量。這樣,你就不再需要任何過去了。臨在是關鍵,當下時刻是關鍵。
做到下面幾點,就會減少痛苦:
停止思想,活在當下,才是最緊要的。
但是當你以過去的眼光來看待當下,你可能依然會痛苦。
關注當下時刻,切實的親臨當下,是解脫痛苦的唯一路徑。
停止思想,喚醒意識,保持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