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選擇題。
題目是:如果要在下列四個選項中放棄一項,你會放棄哪一個?這四個選項分別是北大錄取通知書、5億人民幣現金、、動漫、玩手機。
因為室友都不怎么癡迷動漫,所以在詢問她們的時候,就把動漫這個選項自動撤銷了,否則就沒什么好抉擇的了。
1.
一個室友很迅速的告訴我,她會放棄玩手機。
意料之中卻又在意料之外。她算得上是我們寢室的學霸,所以手機真的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可是學霸也會對手機癡迷,尤其是我們拿著手機玩著開心消消樂這種無聊到爆卻沒法放棄的游戲,她會湊過來忍不住點幾下。
晚上的時候,她也會在床上捧著手機樂呵呵的,聊天或者看視頻。反正現代人,誰能沒點手機病。
其實這道題很巧妙的是這個選項是玩手機,不是手機。回到最初手機只有打電話的功能,其實完全夠我們日常生活的聯系,可是有一個缺點就是有的人三天兩頭換手機號碼,而微信qq這些換的頻率沒有那么快。
我們有了手機就會怕沒電,怕沒有WiFi,沒有信號,一系列問題都成了我們恐慌的重點,反正這些手機都必須帶。
我也不知道玩手機的概念是什么?僅僅是玩游戲嗎?
我用手機看小說,是在閱讀;我用手機瀏覽新聞;用手機看視頻關心時事;用手機聊天是與人溝通;有手機刷論壇提供信息,這些都不是在玩啊?
如果真要定義的這么仔細,手機就真的回歸到大哥大時代了。
在這個選項中,玩手機就指的是娛樂放松而已,而不是現實中我們拿著手機并且擔心各種問題的壓力。
娛樂放松是真的可以被我們放棄的嗎,我在想如果我們是機器說不定就可以。
看到新聞里面各種工作壓力之下的人們,各種疾病甚至是猝死,恐慌的我慶幸自己還能吃喝玩樂。
2.
還有一個室友選擇放棄五億人民幣現金。這才是讓我最吃驚地一個。
五億人民幣是什么概念,好吧,我也沒有概念,連幾個零我也不知道。反正加上億就是很多很多的意思,
她的理論是有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還有手機我可以創造比五億更多的錢。
好吧,理想很豐滿,現實很狗血。我好像暴喊一句:親,你能現實一點嗎?
北大錄取通知書,學歷,真的那么值錢嗎?學歷和能力,學歷就像一個人的外表一樣,美麗的比過我們姜暮煙軍嫂,結果相處久了發覺其實就是容嬤嬤,照樣混不下去,除非你是什么二代三代。
北大有什么用,常青藤名校什么的現在也沒什么用。有錄取通知書,只能說明你高考考得好,學校的知識學得好,再加上一定的幸運,沒什么可以拿來炫耀的資本。而且進了北大,狀元什么的比比皆是,人家如果長得再好看一點,能力再高一點,分分鐘秒殺你。
學歷真的是太虛無了,可能剛畢業的時候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如果讓一個工作十年的人來說,學歷也只是一個曾經而已,該與時代有的鴻溝也不會因為學歷消失。
3.
我把學歷這么弱化,其實也只是為了圓我自己放棄學歷這個觀念。
學歷真的沒有用嗎?也不全然是這樣。長得漂亮的人總能先獲取好感,即使內心再怎么美好善良人家也不想看啊。
我選擇了現金,可能有點現實,好像和米蟲一樣。換殼角度來說,我可能是最自私的。
放棄手機的她是想專心工作,放棄現金的她是想靠自己的學歷與努力創造財富,只有我,想要不工作還享樂。而且只考慮了自己有錢花,沒有為什么子孫后代創造一定的財富基礎。
“兒孫自有兒孫福。”要是我真老了蹦出這句話,會被兒孫暴揍一頓的吧!
我不是說這三個的優點是什么,然后我再舍棄,而是這三個失去了之后,我會怎么樣,再做選擇。
如果不能玩手機,我就像摩登時代里演的那樣,每天機械的干著各種事情,沒有激情沒有熱情,死木呆板,生命力在不在還不一定呢。
如果放棄了學歷,大街上那么多低學歷的人也沒見他們怎么樣,只不過生活工作環境相對而言可能沒那么好,不過也不能那么絕對,低學歷也可能會有好生活,換言之,學歷不能決定一切。
如果放棄了五億現金,不知道會怎樣,我沒有過,所以如果真有人問我這道題,我肯定會讓他給我五億我先體會體會與錢共眠的滋味。O(∩_∩)O
4.
還有一個選項是動漫,如果真的考慮這個選項的存在,我先前也不用那么糾結了。
可是對于癡迷二次元的人來說,動漫可能比命還重要。
我也看動漫,什么柯南夏目我也很喜歡,《學生會長是女仆》《吸血鬼騎士》《青之驅魔師》我也看了好幾遍。
但是真的沒有到那種沒了他們我的生活黯淡無光的地步。
動漫象征的可能就是我們談的最多的夢想。
受之前看的《誰的青春不迷茫》的影響,夢想真的在現實面前,很重要。可是太多的夢想也不得不低下他那高貴的頭顱,在現實面前屈服一下。
林天驕說:我連試試的勇氣都沒有。
某個汽車廣告說:也許在某個地方,另一個你正在做著你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太多的選秀節目把夢想鼓吹的好像一大聲宣揚出來就會成功一樣。如果人人都可以通過選秀節目去實現,電視臺現在估計門檻要被踩踏了吧。
夢想談何容易?
5.
回到這四個選項,其實放棄哪一個都不容易。
如果真的這四個是:學歷、金錢、夢想、娛樂放在我的面前的話,我選擇的會是:
出題人你在哪?你給我出來,我們單挑!
你呢?會選擇放棄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