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是靠不住的——讀《舌尖上的政治》

前段時間,有過一本書非常火,那就是林達夫婦的《總統是靠不住的》,前一期邏輯思維還專門推薦過。而我手頭上這本《舌尖上的政治》,副標題是“美國總統的詭辯智慧”,更加變本加厲的把西方政客在演講發言中的各種詭辯技巧大白于天下,讓我更加認同林達夫婦的這一結論。

作者是美國的托馬斯?卡斯卡特和丹尼爾?克萊茵,這兩位不是什么著名人物,他們哈佛大學哲學專業畢業后,過著普通人的生活。托馬斯在芝加哥跟街頭青年一起工作,在許多神學院進進出出。丹尼爾為喜劇演員寫段子,為抓拍鏡頭寫噱頭,并繼續寫驚悚小說。他們各自跟妻子生活在新澤西。可以說他們是美國的“段子手”,專門諷刺政治人物。

本書文筆非常辛辣,也充滿了黑色幽默。就美國總統們(有時還包括他們的夫人)的詭辯技巧進行哲學和笑話的雙重透視,專門揭露美國政壇人物的詭辯和謊言,用理性而幽默的語言,從邏輯學,認識論,修辭學或心理學角度上,讓他們言辭中的謬誤大白于天下,教給你如何一眼識破政客們的言語把戲。

這本書說了什么##

全書一共分為六個部分,按照美國政客在政壇上經常使用的六種詭辯和言辭誤導手法,分別用來揭露:

通過玩語言把戲來誤導
通過人身攻擊來誤導
通過非形式謬誤來誤導
通過創造出另一個語境來誤導
通過拐彎抹角的形式謬誤來誤導
通過捏造來誤導

這種分類方式和一般的邏輯思維教科書可能略有不同,但因書中夾雜著大量的笑話和段子,讓人并不感覺枯燥,反倒可以興致勃勃的讀完它:

(一)花言巧語###

第一部分耍花招的談話策略,其實就是揭露政客們通過官樣文章或打官腔的方式,讓自己的公開言論模棱兩可,或者含糊其辭并不旗幟鮮明的表明自己的真實意圖。書中講解到政客們在開始他們的政治生涯之前都要到法學院學習(在美國大多數政客都是律師出身)。他們在法學院就學會了精確分析語言的技巧,其精確程度讓人昏眩,而實際上他們語言精確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含糊其辭。作者拿比爾克林頓在大陪審團解釋他和萊溫斯基之間關系的證言舉例子:

克林頓說他和萊溫斯基之間清白的。

當事后有充足的證據證明他們兩個人的發生了不正當關系的時候,他還是可以狡辯自己沒有撒謊
因為,他對這個“是”的應用另有玄機。通常人們使用的,是英語中的一般現在時,表示事件的經常性發生,或者表示客觀的永久性的狀態。而克林頓面不改色地聲稱“他們之間清白的”時候,他是在用“現在進行時”表示,被揭露以后他可以狡辯他的意思是說:就在他說話的那個特定時刻,他和萊溫斯基之間沒有“正在發生關系”。

(二)借題發揮###

第二部分通過人身攻擊來誤導。其實這一部分的修辭方法我們中國人應該更加熟悉,因為在中國大陸的網絡上鍵盤俠們的板磚紛飛,大多都是以人身攻擊以及人身攻擊的衍生品,如斷章取義、樹稻草人,聯想類比,訴諸權威等等技巧,在這個方面中國網絡大俠們運用得更加得心應手,而不僅僅是美國人。只是我們的人身攻擊尤其是網絡上的攻擊,主要集中火力到下三路,上不得臺面。

(三)邏輯謬誤###

第三部分非形式謬誤誤導。這個題目看起來有些唬人,其實是指政客們有意無意地犯一些復雜的邏輯錯誤。他們故意把一些伴隨的關系,認為是因果關系,并因此而采取鼓動宣傳或制定政策。很多政客喜歡用統計數據說話,故意讓公眾認為使用精確的數字意味著自己的嚴謹和精確。而實際上很多統計數據中得出的結論都是錯誤的,至少是因果倒置的。很多政客的政治理論往往是:因為某事情和另外一件事情伴隨發生,那么這件事情就是另外一件事情發生的原因。

(四)星際迷航###

第四部分的題目叫《星際迷航》策略:通過創造出另一個宇宙來誤導。看起來這個說法,比前一個部分,更加讓人摸不著頭腦,而仔細閱讀這章節,就明白了這一章節是揭露政客們避重就輕,裝聾作啞,或者王顧左右而言他的政治伎倆。這種技巧達到極致的時候,就是政客們利用自己既定議題的術語,巧妙的限制了公眾思考的方式。他們常常從談論的焦點開始,把自己想要公眾接受的東西,貼上大眾喜歡的標簽,或給自己反對的人或事貼上不受歡迎的標簽,然后在媒體中不斷重復,直到這些標簽烙印在公眾的潛意識中。畢竟對公眾來說,貼標簽比深入思考更加輕松。而對政客來說,能夠隨心所欲地給自己想要表達的事物貼標簽,無異于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五)拐彎抹角###

第五部分是通過拐彎抹角的形式謬誤來誤導公眾。形式謬誤是演繹邏輯中的錯誤,這種錯誤的推理導致了一些最該受到譴責的荒謬結論,而政客們經常把這些邏輯潛移默化的誤導公眾思維,把假的前提條件偷偷夾帶在自己的有效論證之中,讓他們接受有效論證的時候,無意識的也接受了錯誤的前提條件。從邏輯的角度上說,實際上就是把一些必要條件當充分條件,或把一些充分條件當作必要條件進行論證。
這個部分作為法官們特別熟悉,一般法官對法理的推斷都是用這種“三段論”的方法進行的:

一個一般性的原則(大前提),一個附屬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陳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陳述符合一般性原則的結論。

比如:

法律規定偷竊犯法(大前提)。
小王偷東西(小前提)
小王犯了法(結論)

但是政客們,會故意的混淆一般性原則和特殊化情景,或者忽略特殊情況。比如:

你一般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在辦公室上班。
今天你在辦公室
所以今天是工作日

我也可能是星期天加班呢!

和我們一樣##

讀完這本書之后,我感覺到的第一個感觸就是:

原來天下烏鴉一般黑

不管是姓資還是姓社,政客們言行不一,為了利益,可以顛倒黑白,指鹿為馬,不擇手段的行徑原來是一樣一樣一樣的啊!我們平素抱怨政府官員表面說一套,背后做一套,在美國這個也是如此,而且變本加厲的是,由于長期適應競選節奏,美國政客在玩弄言語把戲方面比其他國家要更高明,更善于愚弄群眾,更擅長忽悠。
那么,不管你在哪個國家,什么制度下,保留自己理性、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這本《舌尖上的政治》,了解一些邏輯學、修辭學和心理學上的技巧,防止被政客或野心家們用花言巧語似是而非的引入圈套,能一針見血的戳穿他們詭辯的遮羞布,這才是這本書的目的和意義所在,而在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都需要學習這本書。

和我們不一樣##

但合上書本,我又感覺不一樣,這本書里面說了無數個關于政客的段子,有的是真事,有的是調侃,但我卻想起了另一個這本書上沒有的段子:

一個美國人和一個蘇聯人比誰的國家更民主。
美國人說:我敢沖進白宮,拍著總統的桌子大罵:你真他媽是個混蛋
蘇聯人說:那有什么了不起,我也敢沖進克里姆林宮,拍著總書記的桌子大罵:美國總統真他媽是個混蛋。

其實,這是我們之間最大的不同。什么時候我們可以像這本書的作者一樣,可以光明正大的出書去調侃自己國家的官員,然后不用擔心“敏感詞”、“查水表”或者“跨省”的時候,什么時候我們的“段子”和“小道消息”不再僅僅流傳在朋友圈,而是也能公開發表(當然造謠的自己承擔法律責任),那么,這本書將會更加有用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杰克倫敦在中篇小說《荒野的呼喚》中塑造了一條有血性的狗——巴克,它最初在法官家里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在那處富庶的大...
    a四玥閱讀 580評論 3 3
  • 雖然已經5月底了,可還是要來回味一下麥飯。 麥飯,用野菜——多選用榆錢、槐花,現在不講究了芹菜葉子也行,洗凈曬干,...
    靜靜安靜的爐閱讀 211評論 3 1
  • 一一秋雨一一(頻陽人) 雨后青山起霧霾 街燈倚樹對花開 推窗夜半聞秋語 疑是天音落地來。
    石川河女神閱讀 127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