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倫敦在中篇小說《荒野的呼喚》中塑造了一條有血性的狗——巴克,它最初在法官家里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在那處富庶的大宅子里,是眾多看家護院衛士的頭領,有著令同類艷羨的待遇,悠然閑適的日子讓它對身邊的人充滿信任和敬畏。
后來遭到仆人暗算,被賣到美國北部寒冷偏遠、盛產黃金的阿拉斯加,成了一只拉雪橇的狗。幾經更換主人,受盡非人的磨難,最后差點被一個無知的青年斷送掉奄奄一息的生命,被桑頓救下,巴克和桑頓建立起深厚的情誼,桑頓死后,巴克徹底回歸荒原,成為群狼的頭領。
這部小說里,巴克就像一個勇猛有擔當的英雄,面對極地的惡劣環境,暗夜中那些虎視眈眈的眼睛,它迅速調整自己適應險惡的處境,并憑借自己的力量成為狗群中的佼佼者。它像一張弩盡了全力的弓,蓄勢待發等待屬于自己的時機。
這部小說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巴克和小狼一起奔跑在原始森林里,皎潔的月光透過密密匝匝的枝葉,婆娑的聲響,亙古的月光,那奔跑著的矯健的身姿,那回響在靜謐的林間的嚎叫,像一幅充滿野性美的畫,定格在腦海中,令人神往。
那是自由的盛放,是擺脫了俗世所有的牽絆,回歸自然,回歸生命的原點,從此放縱不羈山水間,從此浪跡形骸叢林中,再沒有噩夢般的皮鞭驅趕,聒噪的唾罵也永絕耳畔,我恢復自己肉身的主人身份,從此只聽自己發號施令。
巴克的經歷像極了《為奴十二年》里的所羅門,他由一個自由人被騙賣為奴,在十二年非人的奴隸生涯里,他對自由的渴望從未停止過,幾經生死輪轉,終得云開月明,恢復了自由身。
自由,是個輕盈而又沉重的詞。古往今來多少人為了它,輾轉奔波于世,有人志得意滿,有人終生不遇,自由的朝圣路上,從不乏虔誠的追求者。
少年時期,我們用叛逆抵抗父母老師對自己自由意志的剝奪,常用的伎倆是大人掛在嘴邊的:不聽話、不懂事、讓他往東偏往西... ...好像只要執行自己的決定,哪怕被大人否定,哪怕明知道是錯誤的,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意志,也在所不惜。
進入成人世界后,被現實無數次的打臉,才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收斂起年少的鋒芒和銳氣,也在心底悄悄留存一方小小的空間,以安置那個帶著鐐銬跳舞后疲乏的自己,可以暫時的逃離,可以呼吸到自由的空氣。
也許緘默,或者逃避,我們都無法忽略心中那對自由的渴望。
有沒有那么一刻,恨不得打破這看似和諧美好,實則僵滯壞死的現狀,轟轟烈烈地奔赴自由之路。
現實的法則和自由的實現有時是一對悖論,但其中一定有平衡的密碼,讓我們可以在生存和夢想之間自由自在的游弋。
那個神秘的密碼,在自然的地界,也在我們心間。當山川靜默不語,當心靈的喧囂褪去,它就會浮現,指引我們追尋心中那自由的世界。
自由因其珍貴而愈益難得,也因其美好讓人終生不渝,她就像山崖那出塵絕世的藍蓮花,只有努力攀登,方能一睹芳澤,盡享其美!
愿我們都能抵達心中向往的自由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