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小學三年級,第一次見到陳智慧。誰也沒想到,我們會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而這一陪伴就是十八年!
01 轉學第一天
三年級了,那是我轉學的第一天,一直在小村子長大的我,從未見過這么大的學校,班里也從未有過那么多的同學。班主任帶著我走進教室,我就傻眼了:我不知道什么是自我介紹,而班里四十多個同學齊刷刷看著我等著我開口。
吞吞吐吐做完自我介紹,老師指著教室南邊靠窗的一個空位說:“那是你的座位。”。我低著頭,默默走到座位上,坐下。
懷著一顆忐忑的心,我開始了在蒲縹中心小學的第一堂課。老師開始點名讓同學朗讀課文,“陳智慧,你來讀這一段。”
坐在我一旁的女生,立刻站了起來,干凈利落地讀完段落。我從未見過比我朗讀更好的人,一下子我就被驚呆了。心想,中心學校就是不一樣啊。
下課了,我才仔細看到我的同桌:典型的蘋果臉,綁著漂亮的馬尾,自然地微笑著。
“哇!你朗讀的真好!” 我對她說。
陳智慧只向我微微笑,并不答應。隨后,她問:“你從哪里來,之前在哪里念書?”
你一言我一語,我們就在這短暫的十分鐘課間休息時間里,成為了好朋友。
02 放學大作戰
四年級了,我們班每周的大掃除任務是清掃學校的廁所,每個同學都需要帶一只小桶到學校。
小時候的我們就喜歡玩水。放學了,我們拎著小桶到水池邊打水,沖洗廁所的地板。一邊打掃衛生,一邊與同學們打鬧著。
小時候的我,不知道有多調皮,成天就像個男孩。而陳智慧就是我最佳拍檔。
放學回家的我們,總是很歡樂。偶爾想要在路邊田埂摘朵野花,偶爾看看田里的青蛙。
有一天,大掃除之后我們一起回家。像往常一樣,我們路過一個魚塘。我說:“智慧,咱們下水撈魚吧!”像是陳智慧這樣有些高冷的女孩,是絕不會跟我一起下水的。
三番五次地邀請,她終于答應跟我一起下水。魚塘里水并不深,一會兒我們就捉到一條大魚!
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記得當時夕陽下,我們倆在魚塘里笑得合不攏嘴的樣子。
青春年少的我們,看似少不經事,但卻過著最純最真的生活。而這樣的生活,永遠無法復制,哪怕再次穿梭回去。
03 我們的流星花園
六年級了,我們開始準備人生的第一次升學考試。
那時候,《流星花園》開始流行起來。在當時,這部電視劇已經紅遍大江南北,就連我們那六線小城市的鄉鎮上也可以看到。
陳智慧是第一個跟我提到這部電視劇的人。有一天,下課后她就開始跟我滔滔不絕地描述,這部電視劇有多好看,里面的人有多帥。
耐不住她講的眉飛色舞,我們當天下午就相約去租這盤碟片。當時,家里根本收不到這個電視臺,所以我們只能靠租VCD。
每周,我們就把各自的零花錢攢起來,到周五下午就開始去租碟片,然后一起到她家里看。
我們兩個人,看的十分投入,有時候不吃飯都可以一直看一直看。那是我們青春的第一部偶像劇,直到現在這部影片還是我們的最經典,沒有之一。
經過這么多年,我們無法忘記的已不是這部經典影片,而是當時彼此陪伴的情真意切。
04 初中密語
初中了,我們被分到不同的班級。
初中的生活,大大地與小學不同。學習的課程增加了,同學更多了,而且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也更多了。
我住校,智慧是走讀(白天在學校上課,晚上回家住宿)。因為不在同一個班級,我們每天見面的時間只有中午,有時候只每周看一次。
開始的時候,我們一有空就見面,相互訴說自己遇到的生活小事兒,互相吐槽數學老師英文老師……
快初三的時候,我們開始忙碌,為自己的夢想高中奮斗。相見的時間越來越少。
我們開始互相通信,寫好長長的一封信件,寄到學校的收發室。每次都到智慧的信我就感到一股向上的力量,十分激勵。那時候,我們沒有發達的網絡,甚至學校剛剛買了第一批電腦。
正是借著我們彼此的勉勵,我們都考到了理想的分數。
那時候沒有發達的通訊,沒有強大的網絡,小小的信件傳遞著我們的私言密語,承載著我們的友誼和夢想。到如今,已經越來越難體會到收信的興奮與喜悅。
05 高中留白
高中了,我們去了不一樣的中學。
我進了市一中,智慧選擇了區一中。我們從此天各一方,沒有更多的交流與往來。
我們都各自開始新的生活,沒有彼此的生活。
我們甚至沒有任何通訊與聯絡。說也奇怪,就在同一個城市里,三年間我們從未遇到,盡管兩所學校距離很近。
一天下午,我到閱覽室閱讀市里編寫的一本“優秀中學生作文集”。翻看目錄的時候,看到智慧的名字,心里說不出的激動。可讀完她的作文,我又好想擁抱她。
后來聽母親說,智慧的親弟弟在一個冬天落水離開了人世。智慧的作文寫的是家人有些重男輕女,她不能理解家人為何會這樣。青春年少的我們怎么懂得那么多,當時我們也都是十五六歲的孩子。
我回家的時候,試著去找過智慧,可她一般跟我回家的時間都錯開了。加之后來她的學校一直有周末補習的慣例,我就再也沒有見到過她。
高中三年,是我們的留白,記憶里沒有彼此卻又伴隨彼此。
06 友誼再續
大學了,我們居然在同一所大學。
高考完的整個夏天,仍然沒有智慧的消息。我們都到了上大學的時節。
新生報到第一天,我到校醫院注冊打預防針。排著長長的隊伍,有些夏末的炎熱,我有些耐不住了。
一把遮陽傘忽然出現在我上方,好涼快!轉頭一看,給我撐傘的不是別人,就是智慧!
開始的時候,多年未見,有些冷場。可不到兩分鐘,我們又火熱起來。
我和智慧居然陰差陽錯地要學同一個專業,我們會在同一個學院,同一個班級,同一個宿舍!
我們從未有機會商量志愿的報考,后來的調劑更是無從預料。抓破腦袋也想不到,我們又在一起了。
大學的我們,多了幾分成熟,又懷揣了人生的夢想。我們開始學習英語,每周末都去新東方學習新概念英語,每天早晨相約池塘邊背誦英文。
陳智慧似乎真的很有智慧,總是比我清楚我想要什么,比我更懂得生活的哲理,在我傷心難過的時候她永遠可以一棒子把我打醒。
俗話說“旁觀者清”,智慧面對自己的事情時,卻沒有像處理我的事情那么果斷。我往往就變身為另一個智慧,與她暢聊特聊。
我們每天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學習……一起八卦,一起看劇,我們又回到幾乎形影不離的小時候。
07 萬水千山
研究生了,我們相距一萬多公里,有著十三小時的時差。
每天,我開始上課的時候,智慧開始準備睡覺;智慧開始工作的時候,我開始準備睡覺。
周末的時候,我們總能侃天侃地地聊上一個早晨或是一個晚上。
智慧依然那么秀外慧中,經常向我推薦她最近看的電影,讀的書;總把她最先進的理念跟我分享,好讓我不在國內也甚似從未離開。
她跟我說今天去打了耳洞,很痛但感覺很爽。我跟她分享在美國的所見所聞,所學所感。好讓我們的生活中從未少過彼此。
我們認識這么多年,有時候還是會像其他朋友一樣,能把一步之遙走成萬水千山…還好我們知道出發點,也知道目的地。
時差黨.真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