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您好。非常遺憾,經我們的審核您并不適合我們的工作。具體要求詳見本公司職位要求……
這是木木第一百零三次投遞簡歷,也是她第一百零三次收到了拒絕函。只因為她的“社交信用點”為0分。
木木自幼就是一個不善交際的孩子。按理來說,“安靜聽話”應該是會受到稱贊的品質,可木木從小聽到最多的卻是家長的責備“哎,這孩子一點禮貌也不懂,客人來了也不說招呼一下,將來到了社會上可怎么辦?”“這孩子的性格實在太寡淡了些,難免讓人覺得傷心。”
木木聽著這些評價,也總是努力地想去迎合大家,但她的個性到底是做不到的,久而久之,甚至連她的親屬也不愿與她多說什么了。
她還記得,每逢過年的時候,所有的親朋都圍繞在活潑開朗的姐姐身邊,看姐姐唱歌跳舞,談笑風生,木木的心里也很是羨慕。事實上,沒有人知道她多么熱愛唱歌,她的聲音又多么動聽,她只能回到屋里,抱著破舊的小熊一遍遍地低聲唱著那段動人的旋律。
而這個時間,往往是長輩們給孩子們轉年終社交信用評價的時候,木木也就這樣一次次地被遺忘掉,她從不知道這一點。她只是始終蜷縮在昏暗的屋子里,抱著小熊繼續哼唱。直到所有人離開后,外婆會想起來找她,“囡囡。”外婆溫柔地呼喚著她的小名。外婆沒什么文化,離社會也很遠,她不懂其他大人們在做什么,她只知道疼她的小乖乖。
“囡囡,你怎么又自己躲起來了?讓外婆好找。”
“怎么了?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嗎?又到了新的一年了,囡囡又長大了一歲,可該過得快樂點才好。”
“噔噔~瞧,外婆給你帶來了糖果哦,囡囡吃了就給外婆笑一笑可好?”
也只有這時,木木才會有一絲難得的快樂,可她也只會努力地翹起一點點唇角,表達自己的快樂,說不出什么動聽的話來。
可這樣的好日子到底不會長久。外婆倒下了,木木再也不會有人注意。或許,還是有的。有人說“看呢,阿婆在的時候那么疼她,如今卻連一滴眼淚也不掉,一句親膩的話也不說,這個孩子怕是沒有心吧。”“你看她冷漠的眼神,真是嚇死人了。”“到底還是個寡淡得人啊!”
木木從來得不到“社交信用點”的加分,人們也不屑去給她一個減分。自然,一個社會也是不流行減分的,人們都知道,總要在表面上做出一副天使的面孔,隨便給人打減分只怕會結下仇,影響了自己的社交信用點總是不好的。
也不見得每個人都是這樣。木木到底還是收獲了一個社交信用點,那是來自于她唯一的朋友阿風。
阿風是一個熱情開朗的人,從來都有極強的交際能力,她快速地拉攏了全班同學與她交好,卻獨獨缺了角落里的木木。
她笑著去拉木木的手,問“同學,你叫什么名字啊?為什么一個人在玩?”
“你不喜歡和我們玩嗎?”
“為什么啊?是因為覺得我們不可愛嗎?”
只有她,那么熱情地和她交流,她又是那么閃耀,木木不懂那是為什么,大約是因為社交信用點是滿分的緣故吧,但木木還是頭次遇到這樣的人。
她努力地露出一點點笑,表示自己的開心,認真地聽著阿風的話,小幅度地搖著頭。“你真好。”她說。
阿風和木木幾乎是兩個世界的人,阿風的周圍總是圍著許許多多的人,木木卻只是一個人縮在陰暗的角落。如果說阿風是光,木木就是她身邊卑微的影子。阿風拉著她的手,軟綿綿暖融融的,向所有人介紹說“這是我的朋友木木,大家要好好相處哦~”大家也只是嬉笑著應下,并在私下里說“阿風真是個善良的人,連這種社交信用零分的人都愿意一起玩,萬一被她傷害到可怎么辦?”
阿風拉著木木交換了社交信用點,這是木木第一個社交信用點,阿風依然是滿分,她有周圍所有人的社交信用點。木木很敬佩她,她似乎可以和每個人打成一片。木木也渴望成為這樣的人,但她知道自己做不到,她樂于一直待在阿風的身邊,做她的影子。
然而,她們的友誼依然是很快走到了終點。或許有理由,或許只是因為阿風厭倦了這種模式,于是一切的一切都變得丑陋。阿風厭煩木木沉默地跟在她身后的樣子,不由地斥責道“你怎么總是一副陰沉沉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要害我呢~”木木也只有低低地說“我沒有。”然后努力地笑出來。
木木努力地模仿阿風的姿態,只是為了得到阿風的贊同,她寂寞太久了,也太渴望這樣一個朋友了,甚至可以為了她讓自己變得不一樣,去做一個不同的人。但她到底是做不到的,東施效顰,不一定是因為東施丑陋,只是她們到底不是一個系統罷了。東施也許也有東施的精彩,只是永遠不會有人看到,人們只看到她在愚蠢地模仿西施,做出一副丑陋的姿態罷了。
也因此,木木受到了更多的貶斥,她撐不住了,她病了,阿風沒有來看她,一年后,她失去了這個朋友,也失去了這枚信用點。阿風依然得意風生,有著信用點滿分的好評,人們都說“木木那么惡心,還模仿你。偏偏難得你這么善良,從不責怪她。”“木木走了也是她活該的,誰叫她那么不懂事?”沒有人知道,那場大病消耗了她僅有的信用點,也消耗了她與人相處的熱情和信心,她只是變得更加陰郁和沉默了罷了。
木木再也沒有新的朋友,也再沒有和人交換過社交信用點,她只是窩在自己的小巢里,獨自地寫寫畫畫,在自己的平臺上發一些獨語的旋律,然后默默地隱去罷了。
但是她還是希望能有個正常的工作的,像每個人一樣。她的父母也勸說著她,過去的都過去了,未來還在繼續,你總不能一直窩在家里當一個零信用點的人。
是的,她不能。父母總有一天要離開的,社交信用點是零,意味著她不能再享受政府供給的房屋,不能再購買市場上的物品,也不可能有更多的人生。人們不會了解她經歷過什么,有著怎樣的經歷,人們只會讀她的社交信用點評分。“二十年了都是零點啊,她是多么不會做人?”“不管因為什么,這個人總是有點問題的。”“又或者她是犯過什么誤會,信用點被扣光了呢?”“這樣的人,還是遠離安全一點。”她只能收到這些。
木木喜歡一個人的世界,但是人間需要評價,她到底在第一百零三封拒絕函之后,寄出了第一百零四封求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