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數日未達,這塊心心念念的地方。
不是激情褪去,也不是停止思考,斷了念想。而是越發地覺得,這庸常的生活確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日子過得,完全是復制加粘貼的模樣。每天和我打交道的,除了學生、兒子,就是家門口超市的收銀員。不!還有永遠都看不夠的書!
追劇,打牌,逛街,聊天,美容,健身……大多女人都熱衷的活動,我基本沒做過,可每天還忙得跟打仗似的。真是自愧到極點!該死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早上從不用鬧鈴,到點準時醒。無論春秋冬夏,大假小假,習慣早起,偶有懶床,那也是故意報復一下“命運的不公”。因為,負罪感造成的不愉快體驗,遠遠比溫暖的背窩帶給我的感受要分明得多。
或備課,或看書,或瀏覽公眾號、博客,或寫寫畫畫,繼而做好早飯,正式開始一天的固定流程。兒子的吃飯速度慢,主要是不專一,東摸摸,西玩玩,導致我們每次都飛奔去學校。我跑得沒他快,所以常在我進校門簽到的剎那,他就跑得沒了蹤影。我接著三步并作兩步地跨進教室,開始檢查清潔,處理各種上訴,再講課,改作業……行走于一墻之隔的辦公室和教室之間,就成了我周一至周五生活的全部。
中午吃完飯,一邊做點家務,一邊陪兒子讀讀背背,再趕去學校完成一天的任務。其實常常因這樣那樣的原因完不成任務,于是,放晚學回到家,滿是不安和反省,絞盡腦汁地思考補救措施,盡管不確定是否管用。
如果偶有發現兒子學習、行為習慣的一些問題,那份不安便會加倍,到達惱火的程度就大肆爆發,尤其是在我忙得不知所以的時候,更甚。
因為兒子睡著了以后愛出汗,我一般都得陪他讀書到睡熟。常在半夜驚醒來,睜眼望著窗外漆黑如墨的夜空,竟不知道自己是誰?將會去哪兒?但腦子里唯一明晰的,是我在一天天老去,兒子在一天天長大,他終究不再像現在這樣需要我的陪伴。而那時,我該更加不能安然入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