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了校信通送給我的《海倫娜的奇跡》的第一章,這章主要告訴我們讀和寫的重要性。德國海倫娜學校的校長瑞格認為,學校應該為孩子們創造各種寫作的機會。
瑞格認為讀和寫對多數孩子來說是相當辛苦的,要克服這種感覺,首先就是來自家庭的榜樣,在家里孩子就應該形成“書寫和閱讀很重要”的觀念。我想,這就是我們新教育中所提倡的親子共讀的原因吧。作為家長的我,很遺憾沒有從小給孩子讀故事聽,但讓我欣慰的是,從孩子上二年級認識很多字的時候,我們就利用晚上睡覺之前的半小時一起看書。我們各自看適合自己的圖書,互不影響。有時為了檢查孩子的讀書效果,還和孩子交流書的主要內容。僅僅是這些還不夠,有時看到課文語言優美,我還要求孩子背誦。漸漸地,語言文字積累的作用便顯現了出來。有時孩子寫日記,不自覺地會在合適的地方引用腦海里冒出的“靈感”。記得孩子寫爺爺剝魚,當寫到爺爺抓緊時間干活時,孩子寫了這么一句“只見爺爺說完立刻又忙碌起來,立刻又拿起小刀,立刻又陷入了認真。”很明顯,這是學完《慈母情深》這篇課文時積累的好句子,孩子在這里學以致用了。所以,多讀不但能讓人文思順暢,也是讓人喜歡寫作和閱讀的最佳途徑。
海倫娜學校有一套激發孩子寫作和閱讀興趣的好做法。我覺得可以拿來一用的方法是----介紹新書活動。在介紹新書時,學生要介紹作者,然后簡單介紹一下書的內容,最后請同學們再為全班同學朗讀他最喜歡的一個部分。我們現在的讀書漂流活動擴大了孩子們的閱讀量,但由于班級人數較多,檢測孩子們的閱讀效果比較難辦。現在我們提倡孩子寫讀書筆記,但我覺得收效甚微。孩子們總是在為完成讀書筆記這項任務而忙碌,不是簡單抄幾個詞,就是抄個內容簡介完事。看了海倫娜學校的做法,我覺得可以在午讀時間采用這個方法,我覺得這種方法既鞏固了學生的讀書效果,又是對孩子的讀與聽的訓練。
讀書,讀一本和教學相關的好書,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